笔趣阁 > 平阳公主传 > 第49章 为子树敌

第49章 为子树敌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平阳公主传 !

    齐国侯接了圣旨,愁眉苦脸,找了一众人商议出征剿匪的事宜。

    待众人在议事厅坐定,他木着脸,宣布此次出征剿匪他将带着李钦和李钧,留嫡子李钊在雁门驻守。

    众人一片哗然,这流匪是由于娄烦郡没有驻军,所以才纵容这些人至今,但对于正规的雁门军来说,绝对是不堪一击。这次的剿匪其实真没有什么困难,带兵之人军功可以说是手到擒来。齐国侯这两个儿子,原先李钧几年前在军中闹得人仰马翻,众人皆知。长子李钦虽然时常伴着齐国侯,也没有真正带过兵,现在齐国侯带两人去,说白了就是给两个庶子捞军功去了,这等于给嫡子李钊一个无形的耳光。众人不由自主地看向在座的李钊和李罘。

    李钊听到这话,倒是不吃惊,悠然地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根本不发一言。李罘则是面不改色,看也不看齐国侯。

    齐国侯看见众人的反应,心里有些恼怒,什么时候他这一军主将的话这么没有威信了。不禁想起昨天晚上段氏在他耳边笑吟吟称赞道二公子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等过几年说不定他这父亲都要在儿子风头之下了,当时他还不以为然,斥责她多嘴。现在见众人隐隐约约以儿子为尊,方才明白这二子在军中的威望真的是要超过他了。

    他心烦气躁地说道:“此事就这么定了,望众将各司其职,等出征回来后本侯给众位请功。”

    众人面面相觑,李钧心花怒放,李钦嘴角也露出了一丝笑意,想到终于离军权进了一步,他不禁挺了挺腰杆。

    德昭坐在最末端,没人注意到她,她饶有兴味地看着两位庶兄,暗自揣测到底是什么事情使得父亲改变了主意让两人也进入军中呢?看来二哥就是太相信自己的努力了,没有注意到一些外来的缘由也同样会把事情搅黄了,比如说枕边女人的甜言蜜语。不过现在,她李玺回来了,这样的暗亏以后可不能吃了。

    齐国侯带着李钦两人匆匆离去,剩下的众人也不好再说什么,也各自散去了。

    李罘见李钊也不在意,倒是有些替兄长不好意思,李钊反过来安慰他:“二叔,不管怎么样,大哥和三弟有了事情做总是好事,身为男儿,整日宅在家里也不成样子。”

    李钊跟妹妹说的可又是另外一番话了。德昭看着哥哥脸上的坚毅神色有些心酸,李钊却说道:“阿昭,若是父亲是敌人的话,那么大哥和三弟就是他的破绽。”

    德昭吃惊地看着二哥,心道父亲这次是真伤了哥哥的心了,明知道这两人暗地里做了不少暗自算计哥哥的事情,却还要给他们送军功,若这两人有了军功,得了官职,这相当于给他们递了一把利剑。

    到了晚上,兄妹两人去徐夫人院子里吃饭,徐夫人听了事情的原委后连连冷笑:“这样费心费力地拉扯他们,也不知道将来会不回记住他一份好。”

    又过了几天,齐国侯的大军走后一天,国风护送着李锐风尘仆仆地赶到了雁门。看到大堂哥消瘦的身体和伤疤,德昭忍不住地大哭,徐氏则是抱着李锐不住地说着感谢的话,还是最后李罘夫妇赶了过来劝住了她们。

    几个人重新落座后,李钊又问起了李锐的打算,并郑重地请他留下帮助自己,李锐也笑道:“当初来的时候,我父亲也和叔祖父说了,若是开阳不嫌弃我的话,让我随在开阳身边。”

    李钊听了大喜,他虽然与李锐相处时间不是很多,但是多次听徐氏和李罘说过李家三房的大堂哥在做生意上是个奇才。李钊自己要带兵,其他的事情肯定就顾不上了,二叔虽然可以帮忙,但他同时还掌管着整个雁门军的庶务,不好偏向他,他虽然攒下的钱财不少,但都是死的,他特别需要有个人帮他打理这些。

    李锐见堂弟如此看重自己,也深受感动,本来还担心李钊不肯轻易接纳自己,李六爷在他临走的时候说过,李家的将来保不住就在这位二公子身上,他的谈吐见识、他的胸襟、他的谋略绝不会仅仅止到一个侯爷而已。因此他要李锐必须想法设法留在他身边,为了他这一房的前途,他现在就要占住一个位置。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各自忙得不可开交。李钊奉齐国侯之命代管了整个雁门驻军,他严令诸军不可懈怠,自己也时常在军营中来回巡视。

    德昭回了先锋军,她以少将军堂弟的身份代他行事。在接下来的几场跟突厥人的冲突中,德昭表现地非常沉稳,又虚心听取众位将领的意见。她虽然年纪小,但为人谦和,不拿身份压人,不贪功,慢慢地也在军中站住了脚。李锐则随着李罘身边先熟悉一些庶务,进而开始正式接管李钊身边的事情。

    在这几个月中,德昭也接到了两个消息,一个是李老爷子和李瑩也就是李九娘在经过几个月的游历后回到了李家庄,并开始着手处理李七的事情;还有一个是从雁门郡中的清明堂得知,薛清明和薛红景也已团聚,带她回了山谷治眼。

    德昭的心神有些不宁,她没有收到一丝张仲坚的消息,照理来说他应该知道自己在雁门,为什么一封信也不写呢?是不是还在生气呢?

    一想到这些,她就恨不得能立即飞到他的身边去,跟他赔礼道歉。

    到了冬雪初上的时候,围剿流匪的齐国候传回了消息:经过几次围剿,匪徒余众共八百余人在龙门被围,长子李钦率军将匪首擒获,匪首身中七十几余箭而亡,李钦还不罢休,将被擒获的八百匪徒尽数斩首并将尸首堆成山,强压娄烦郡的百姓围观。不料在大军返回雁门的途中遭遇漏网的匪徒刺杀,李钦没有受伤,齐国侯为李钦挡了一刀,虽然没有伤到要害,大军的行程却受到了影响,故初定于腊月初的归期要推迟到月底了。

    徐氏母子几个听闻齐国侯没有什么大碍,就放下心来。年关将至,徐氏和李罘都忙着盘账,就派人收拾了一些好的药材和御寒的衣物送到了齐国侯军中,嘱咐随军的大夫好生照料他。德昭则拖着李钊和阿宝三人共同写了一封信随同东西一起给了齐国侯。三人在信中详细地询问了齐国侯的伤势,并告诉他家人都在热切地盼着他回去团聚。齐国侯收到信的时候,着实惊讶一回,不过心里还是暗暗高兴。只是这高兴没有维持几天,朝廷的旨意又下到了军中。

    大兴十一年冬至,齐国侯李罡长子李钦因剿匪有功被封为左将军,嫡子李钊因常年驻守雁门、骁勇善战,被封为三品抚北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