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把酒临风文集 > 感恩备忘录

感恩备忘录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把酒临风文集 !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我苦了心志,劳了筋骨,可上天竟然忘记降大任于我。不过我觉得“任”无大小,把小“任”作好了,也能辉煌自己的人生。

    如今,我的身体和心灵都不再贫穷,说也奇怪,幸福的故事笑一笑就扔到脑后,可那些贫穷的故事却像宝贝一样藏到心底最深处。我发表了上百万的文字,描写了不少别人的故事,惟有自己心灵中的那神圣一角从不敢碰,因为碰一下就会倒海翻江。

    几十年来,我风风雨雨有今天,都因为有一个人,不!那是一个家!一个家的两代人:我的姨家两代人,不舍不弃拉着我,拉着我家两代人,走过泥泞,走过坎坷,这涌泉之恩日月可鉴。

    一生难报养育恩

    我生在贫穷的小乡村,又是小村里最穷的人家。六岁失去应该有的爱,姥姥家便成了我的“花果山”姥爷是呼叫我的名字离世的。从此姥姥、姨妈、舅舅就把我这个苦孩子,当成自己的责任。60年代的中国,饥饿和贫穷是社会的主旋律。我所有亲人都不得不成为贫苦大军中的一员。我姨虽然在城里,姨父一人卖苦力,除支撑一家五口人外,还照顾姥姥一家,再加上我这个荒芜的生命,十岁那年,我病得几乎快死了,连吃的都没有,哪会有钱看病,我至今还清楚记得村里一个老人看着我说的一句话:“哎!这孩子长这么大了,死了怪可惜!”也许是该我命大,也许是心灵感应,我姨来了,那时候姨每次看见我,总是先抱着哭,然后再给我东西。她那次给我三块钱,一张两块的,一张一块的,那流泪的眼神至今还定格在我心里。那年月你想象不出三块钱含金量有多高。不仅买了一条命,还支撑我半年的生活学习所用。八角钱买来草药,村里小郑医生碾制成药丸,穷孩子没见过药,药才有神奇的功效。幸运的我活了,所以才继续着下面的故事。

    六、七十年代国家是贫穷的,可人的精神还算富有。互帮互助是社会的最大亮点。我从小学到高中12年,国家减免一切费用,连作业本也是老师给的。我写了小字写大字,写了正面写反面,每一张纸都用到最大极限。舅舅给了一支笔,换了八次笔头,用了整整九年。可唯有少先队员的红领巾可没有免费的。我班首批的少先队员,我是二分之一,可快到宣誓的日子,我没有5角钱领那神圣的红领巾,急得我哭了好几场。说也奇怪我姨来了。我清楚记得,在我家的小清河南岸,姨先抱着我哭,然后拉我到河边给我洗干净手脸,再问我学习,听说我加入少先队,还代表新队员发言,我姨笑了,我看到她那含泪的笑脸,心里满是幸福和温暖。宣誓那天,我戴上鲜艳的红领巾。连哭带笑跑下舞台,竟然忘记向为我戴领巾的老队员还礼,害得我以后看到那个女孩就躲开,好像欠了人家债似的。没想到那条红领巾竟是我一生中唯一,烂成一条一条,一直陪我度过艰难的少年时代。

    我好不容易长到14岁,那年初夏,大麦刚刚泛黄,这段时间乡下人叫“青黄不接”姐姐让人带我去城里姨家。第一次进城,第一次看见长长的火车呼啸而来,脚下土地在战栗,我的心也在战栗,眼睛酸了,脖子硬了,还不舍离开。第一次看见高楼,不知道该怎么上楼去,竟然猜想:住楼上的人个个能飞檐走壁?走进姨家破旧小杂院里,姨妈就一下把我抱在怀里,一边给我洗脸、洗头,一边哭。我也哭,但我和姨妈哭的内容不一样。她是可怜,我是感动。为得到怀抱而幸福,为得到母爱而感动。我第一次走进电影院,如同刘姥姥走进大观园。第一次澡堂洗澡,怯生生一下跳进水里,耳边响起刺耳的尖叫声,姨妈陪着笑脸给人家赔礼道歉,我像犯了王法,吓得想哭。害得我一辈子进澡堂就有一种莫名的惊恐。

    我第一次穿上一身新衣服,是姨买布做的,树叶形的小白花,衬着草绿色质地的上衣,军黄色的裤,一双白塑料底的方口黑布鞋,温馨而温暖。这身新衣服让我高兴得一夜没睡着,把它放在枕边,一夜摸了几十回。那时我每年十月冻得发抖时,才穿上一身破棉衣,一直到第二年麦子要黄的时候,姥姥给拆洗后做成单衣。一双鞋子是几块旧布拼兑的,一条裤子曾有五个颜色,并且新旧不一,皱平不整。我的一个棉袄上曾打过16个补丁。虽自卑也有自尊,在学校我是最怕到黑板前演题,怕人笑话。好则因为我的学习优秀,老师和同学们都很看得起我。那天我突然衣锦还乡,小伙伴们眼睛都看直了,那惊喜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我站在破衣烂衫之间,骄傲地告诉她们:“我姨给做的!”几个朋友竟然把我拉到屋里,轮流换上我的衣服“群魔乱舞”一番。我第一次在那个小学校里成为新闻焦点人物。那双鞋我不舍得穿,宝贝一样放在姐姐的箱子底,不料被姐姐婆家的表妹给偷走了,我气哭了几场。我姨知道后,又给买了一双。那以后我的衣服鞋子几乎全是姨妈做的,我是穿着姨妈做的鞋,稳稳地跨越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台阶。

    在那书籍遭难的日子,我们乡下孩子除了蓝天白云可以尽情享用,哪怕一个带字的纸片都是我们的宝贝。我第一次看连环画铁道游击队是姨夫送给我的,共四本,也有不少残页。我是一口气看完的。虽然有少生字词不理解,但在那最易感动的年龄,曾触动我多少悲壮的情思,也使我生出几多幼稚的冲动。说实话,那时候我总盼着去姨家,一半是为生存,一半更为那神奇的电影院和那街口的小书摊,如同今天的孩子进网吧一样诱惑。我自小就是喜欢在书页上做梦的人,一分钱租一本书,坐在旁边的台阶上美美读着。每一次感动都好像能洗净我灵魂中的斑点和污渍。那是我少年时代最美好的记忆。我看过的故事能绘声绘色讲出来,我每次回家小伙伴们把我当神仙敬,为的是听我讲述那些美丽而精彩故事。姨父整天在外忙碌,给我记忆中留下的生活细节不多。仅有一次我给姨父要钱看书,他一下给我四角五分钱,可把我高兴坏了。竟然花了两角八,买了一本西游记画书,成为我人生第一笔宝贵财产。那时在我眼里和心里,我的姨父是一个学识渊博,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其实姨父没上过一天学,只是能读书看报而已,因为他经历的苦难太多,所以他本身就是一本书。他给我讲的人物故事,今天觉得极平常极简单的,而那时感到那么神秘,那么魂牵梦绕,听姨父讲做人道理,咋一听大实话,细一品不仅充满哲理,而且耐人寻味。我因此获得精神成长中的信心和勇气,这些品格让我受益终生,至如今姨父老了,可他心态好,思想从来就不落伍。每次同他谈话,就能感觉天地高远许多。

    多少年我只知道享受二老对我关爱,长大后才知道,那时他们有多难,姨父拉三轮车,没明没夜挣不到几个钱,养活三个弟弟上学,为了贴补家计,我姨曾经几次偷偷卖血。这个事让我愧疚,让我无地自容,让我的心战栗一辈子。这个伟大的母亲,用她柔弱的肩膀,博大的爱,挑起了多少个生命的世界!

    也许上天将降大任于这个家庭,必先使其经受太多的磨难,前些年小弟多灾多难,多少个惊心动魄的日子,姨妈这个坚强的母亲几次要自己离去。我告诉她:“你该尽的责任还没尽,哪有权利自作主张。”最终还是因为不放心儿子,才不忍走开。我过去只是在文学作品看到:愁和白发有因果关系,而我亲眼看到我姨几天之内黑发变白的全过程。那些不堪回首的岁月,是这个勤劳、善良、智慧的母亲,在生活的最边缘,为家庭撑起一片精神蓝天。再后来日子好过了,可姨父多年劳累,落下一身病。记不清有多少个寒冷的冬天,姨妈都是陪着姨父在医院里度过的。我曾感叹姨妈是世界最艰难的母亲,也是最伟大的母亲。近几年弟弟们都大了,也出息了,儿子、媳妇、孙子都很孝顺,给了二老太多的惊喜。他们终于享福了,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老人。汗颜的是:多少年二老一直把我当女儿看,我多幸运一生和弟弟们分享这伟大的母爱,宽厚的父爱。可这涌泉之恩,我只能滴水相报,因为我只有滴水之力。但这感恩之心,如天,如海,如日月常在。

    世代难还兄弟情

    我人生第一站是二老拉我一路走来,他们给我生命的动力,生活的热情。我上学时总是班上最优秀的,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走进大学。毕业后从乡村中学到省重点中学,多年带毕业班,教学成绩优异,曾获荣省优秀教师,省级骨干教师的称号。在国家和省级刊物发表十多篇教学论文。成为小县城教育界的知名人物。有了幸福的家,聪明可爱的儿子,好日子过的很快,刚刚觉得到了出头之日,八岁的孩子突然遭遇车祸。从此我开始了为儿子求医的“马拉松”我是个平常人,没有崇高的精神情操。于是就麻木着身体,痛苦着灵魂,像个木偶,拖着一个没有生命的躯壳,每到假期带上孩子,跑上海,去北京,到内蒙。奇异的城市风光在我迷茫的眼前没有一点颜色。每次站在医生面前,我都哭成泪人。可孩子的眼睛还是无力回天。

    那些日子,我每次给孩子看病,姨家当然是我的中转站,弟弟们很小就争气,学习勤奋刻苦,大弟弟16考上清华,成为全家的骄傲。那年暑假他放假回家,听说我到北京给儿子看病,弟弟给我一叠清华大学的饭票,还给同学写了信。这样我们竟然吃住清华园。几年不会激动的心,狂跳很久,梦一般的喜悦。我们每天早上在学校食堂买上两个炸油饼,背上弟弟的军用壶,中午在医院给儿子买一碗饭,我们俩吃个油饼喝口水,也算是那几年最开心的日子。我们徘徊在清华学堂门前,抚摸着那威武参天的大槐树,看见中华最高学府的天子骄子,生了多少羡慕,可一想到我的弟弟也是这个校园的主人,我就会长出一口气,挺一挺疲惫的腰,满心都是自豪。

    故事按时间顺序,下面应该记下二弟的名字,在我最艰难时候,二弟也给了我不少惊喜。第一次很不自在的坐进小轿车,第一次走进星级酒店和宾馆,享受不自在的星级服务。感谢二弟为我创造了多少个人生第一次。提高了我生命的质量。儿子一天天在泪水中泡大,转眼到了高考的时候。他虽然聪明、懂事,看病耽误不少课程,成绩不是很好,才让我放心不下。高考那天,上午天热得发了狂,下午是大雨倾盆,转眼之间大街小巷成为一片汪洋,二弟知道我带儿子来参加考试,开车接我们,还带我们到酒店吃饭。你想象不出小轿车在齐车窗的水中行驶有多么滑稽和壮观,车窗外全是水浪,汽车好像行驶在水晶宫。我看到无数个双手高高举着衣物艰难趟水的人们,自豪、骄傲、喜悦,心底发出欢呼:“有弟弟真好!”

    那是无法忘记的十月,儿子因一门功课被淘汰,我原本脆弱而破碎的心,一下子又烂了八半,危难中唯一可找的还是大兄弟。弟媳是个热心人,陪我流泪,给我安慰,跑前跑后给孩子安排吃住,不辞辛苦为儿子找学校,我像见到救星。谁知道祸不单行,两个月姨家遇到五个大灾难,件件惊心动魄。孩子实在不能在省城读书,回家那天弟弟一直把我们送到车站,不止一次说:“姐,我想把心掏出来给你看看”那掷地有声的几个字,感动得我泪眼模糊,喉咙硬的说不出话,只是干巴巴地说:“不用掏,我知道!”

    一年后儿子考上大专,他是个争气的孩子,懂得机会来之不易,他学习刻苦,做事让人放心,深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从班长到校学生会主席、一等奖学金、省十大优秀大学生、获得学生所有的荣誉,保送专升本。转眼到了毕业日子,当时省委选拔一批优秀青年干部出国培训,弟弟不仅在其列,而且在其首。他脱不开身,可还记着把孩子安排工作的事托付给朋友。感谢李刚,那个看一眼就能让人信得过的好人,把我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他很快帮我们和一个中学签约。我觉得儿子能进省城,已经心满意足了。可弟弟还想让儿子留校。那个赤日盛夏,骄阳似火,苗常青和李刚两人百忙中,跑了多少路子,找了多少关系,亲人般的热情感动着我家两代人。眼看就要顺利过关,不想半道杀出程咬金,事情需要搁上一段时间。这时懂事的儿子不忍心让两个叔叔作难,就决定到那中学上班,其实那个结果已是我梦寐以求的了。我像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工程,心上的石头落了地。再后来儿子考研拼搏失败,弟弟“换个思维”又走活了儿子生命中关键的一步棋。儿子把他舅舅当成精神领袖在心里敬畏着,他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漂亮,以报答舅舅培育之恩。近两年儿子调动,升格,哪一个台阶都是弟弟拉上一把,可至今还找不到报答机会。不过这情在我们一家人的心里搁着,天地可鉴!

    儿子的事让弟弟惦着,我自己再难也不想麻烦他。因为我知道弟弟太累了,他属于国家和人民,他走的路比谁都艰难。所有亲人都是向他索取,没一个有能力帮他。我97年晋中高职称时,要说是大弟弟的功劳,可我也特别感谢我的三弟。说起这个小弟,义气,心眼好,但多灾多难,他曾是我心里最大的牵挂。两个大弟在我面前都恭恭敬敬,只有他没大没小的经常逗我开心,比如半夜里捏腔撇调打“骚扰电话”让我笑得睡不着觉。有时跑我家小住两天,有时请姐姐小吃一顿,让我体会到亲情的温暖。没想到在我最为难的时候,三弟的一个电话,给我天大惊喜。我们那个小县城进职称“硬件”不如“软件”自小我头上都有个自卑的紧箍咒,怕求人,更不敢据理力争。我在家整整哭了七天。那天我正在伤心,电话响了:“姐!在干啥?”“发愁!”三弟的电话“愁啥?”“评职称人家三条都晋级了,我有六条却不能!”声音有点发颤。“你缺啥”“啥都不缺,没人说话!”“给老大说说”我急忙说:“你哥太忙,啥事都麻烦他。别给他说!”三弟停了片刻:“我说说看!”没想到这一句话,我的电话成了热线,电波里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传送了教育局长,县委书记的声音。值得说的是,我的档案是全县最棒的,省优教师,省级骨干,国家和省级刊物发表十多篇论文,职改文件规定三条有一条就能破格晋升的,但“资金不到位,关系没打通。”我的档案就靠边站了。没想到弟弟一个电话,我立马成了“焦点人物。”县里48个指标已经上报49人,热情的领导竟派专人把我的档案送到市里,这突如其来的荣耀惊得不知所措。只是机械的执行领导的指令。这感动不是提前准备的,做梦一般。跨越这个高门槛,后面靠我的材料一路绿灯。大功告成后才顾上一番精彩归纳,结论是:“有弟弟真好!”

    弟弟为感谢那领导,要我转送一瓶洋酒,遗憾的是,我虽患有严重“恐官症”还是振作精神、鼓舞心气,至真至诚和人家联系十多次,也许是不方便,也许我这小小老百姓登不得大雅之堂,始终没完成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使命,这种无奈和遗憾在我的心中整整十年,酒还在,不敢给弟弟说。

    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我终于挺起了腰板走路,扬眉吐气地说话,开开心心的欢笑了。我要为后代写一个“感恩备忘录”记着曾给于我们恩惠的人,把那些对我们不舍不弃的亲人,那些博大而纯净的爱心,记在心里,写入家史。要我的孩子永远记着别人的好处,不但记着感恩,还要学会施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世世代代做好人,也许有一天有人把我们的名字写入“备忘录”这将是感恩地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