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把酒临风文集 > 敬礼石人山

敬礼石人山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把酒临风文集 !

    我登过多少名山大川,从没见过石人山如此的雄、险、秀、幽、奇的美景;上过多少优质观摩课,从没有遇到“今日般课堂”温馨的气氛;也吃过多少山珍海味,从没尝过今日般菜包的好滋好味。

    2000年的5月,学院组织我们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来石人山参观。

    我们同寝的分在一个小组,天刚蒙蒙亮,信阳的小段,小巧玲珑,带副淡橘红色的眼镜,扎着松松的长发半遮面,能歌善舞,我们管她叫“小鸟”她跑在最前面。周口的小罗,端庄漂亮,腰痛刚好,走路还有点“拿架”还有脸上永远都带着微笑的小方,我四人一路欢歌笑语,跟随大队人马开进石人山。

    “啊,花!紫色带绛红,还带着露珠呢,多美啊!”“小鸟”叫着。小方摘了一朵还连一棵青草偷偷插在“小鸟”头发扎节上,她跑动着花和草左右摇晃,惹得所有的人都前仰后合。我扯着小罗的手,一起唱着朝阳沟里“这是咱手拉手走过的路”“小鸟”最喜欢照相,一块怪石,照相!几朵野花,照相!一棵松树,照相!不知道谁把山泉引进几个竹筒,潺潺流下。“象一群没有开关的水龙头。”她说着叫着,还调皮的伸着小嘴去喝水“哎!给咱小鸟喀嚓一张”不到十点,我们就登上北观景台,在这里远望主峰玉皇顶如出水芙蓉,云遮雾饶,若隐若现,看那“凤凰台”翘首远望“大金龟”窥日望月“青龙背”如巨龙腾空昂首。眼睛忙的前也不是,后也不是。我们的两部相机不停的按着快门。真是一路欢歌,一路惊喜,一路欣赏,一路照相。

    五月的石人山,虽然山风清凉,可常年劳心不劳力的我们还是汗流浃背。脚步越来越沉重,笑声越来越不那么清脆。“瀑布!瀑布!”不知是前面谁叫了一声。大家都又来了精神:“看!看!黑龙潭瀑布!”我看到那潭上白浪倾泻,瀑下清水奔涌,龙腾虎跃,声震峡谷。“看哪!看哪!白龙潭,多象思君淑女的水帘挂壁。”“啊!妈妈这里水会吐泡!”一个游山的孩子叫着。我们也循声跑去,这是个离瀑布不远的一个山泉,有个小石窠,石窠中间水汩汩向上翻花,好象有人在下面吹气,我不顾一切双手伸进石窠,想喝也想洗“弄脏这水就是犯罪”小鸟拉着我的手,实在不忍破坏它的清冽,我说“脏的去,净的来,洗吧,不然你会后悔的,”我们闹着、笑着、洗脸,洗手,依依不舍离开山泉的时候,小鸟因回头看泉,差点摔个跟头。十一点多,我们买票去看云海,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看山象孤岛,看云似大海,这茫茫大海一般的云雾,似万顷波涛,恍若仙境,你看那,时而如雪,时而如万马奔腾。我真的忘记自己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中午到了玉皇顶,居高临下,看那一座座石人着装,绿纱婆娑,鸟语花香,林深阴浓,清爽宜人,如诗如画令人陶醉。红叶千姿百态,高山上的奇松,有的盘根错节,玲珑吐翠;有的根似龙爪,破石而立;有的似松似字,似画似松。我们专门为这几个奇松照了单身相。任何人都不配站在它身边,不然肯定会影响它完美的形象。这时有人高唱“不白活一回,不白来一回”其实我的心里也在和他一起歌唱。“不白来一回”

    下山时来到石人山的“天下第一滑”——石人山滑道,它是两千多米花岗岩滑道,在密林丛中区区折折,顺山而下。如流动的诗,如流动的画,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我们不管男女老少,无拘无束,一人紧跟一人,置身于欢歌笑语之中。不知怎么前面的突然卡着了,我们每个人都在每个人的怀里,小方压后,眼看后面冲下一个男子,她尖叫“你别”男人也真有绝招,两脚向两边一蹬,一个倒卧的“大”字,和小方留了拳头大的距离。短短几分钟,男人承担上面很大的压力,小方也觉得有几分歉意。望着滚动的长龙,听到一浪高一浪的欢声笑语,登山的疲劳早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人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也真是的,到了四点多,没走过山路的我们,连哭的力气都没了。每下一步,全身的筋骨都疼痛难忍。干粮和水早就没了,饿的眼花,渴的喉咙里冒生烟。我们每人找到一根树枝当拐杖,别说歌声笑声,连唉声叹气的声音都十分低微。跟着其他游人,说是抄近路,谁知道没有台阶更难走。我们拉着树根往下滑,我来时洁白的裤子,早没鼻子没眼了,别提多狼狈了。

    突然我看到对面山坡有人家,烟囱还冒着烟呢。我想去买点吃的,就艰难地来到这个有十多平米的小院里,说是小院,其实就是两间依山的草房,门前用不规则的大小石头摆了个圈。一棵我叫不上名字的大树,叶圆枝茂,树冠好大。树下两个孩子在石桌上做作业。“姐姐,这道题我不会。”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职业的本能,就象在课堂上看到孩子举手一样,我走上前去“啊,这不是已知部分求整体吗?用除法呀”孩子穿着黄背心,黑不溜秋的,他红活 圆实的小手摸着脑门,一脸惊喜地看着我:“你是老师?”女孩早停下手中的笔,站起来。“老师?”他们看到我们身上的校徽“啊!是老师。”女孩子象来了救星一样,拉着我解决几道因式分解。接着我给她讲了有关因式分解的几种方法。小方给男孩讲了几道应用题。再后,他们还问了语文,英语中的问题,我们都给了一一回答。在屋里忙活的母亲,也知道外边发生的事情,不时给我们说几句。可一直忙活没有走出来。孩子无拘无束的提问,我们谁知道谁就插上几句,我们洗脸,梳头,争议解题方法。一时我们成了小院的主人。把这个荒山小院闹的十分温暖。石人山的天然美,加上眼前的和谐美,真挚美,氛围美,真是美不胜收。早忘了刚才的狼狈。我当了多年的教师,上了多少有名的公开课,有生以来没有遇到今日般的课堂的热烈的气氛。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成功感。

    这时孩子妈妈,端着一锅盖刚出锅馒头,不是孩子叫妈妈,我还以为是他们的奶奶呢。山里人风里来雨里去的,年龄和外貌实在不相称。看到热包子,我口里直咽口水,她们眼睛都直了,几乎异口同声的说:“你们包子卖吗?”“我蒸的菜包就是叫他爸到山上买的。”她一边往馍囤里放馒头,一边说。山上!我们问过,一包方便面,一个包子都是五元。饿到这个份上,我们谁也没问价钱,要十个吧。那是用山里野菜包的菜包子,辣辣的、香香的,别提多美味了!我没品味就吃了两个。我看她们狼吞虎咽的样子,笑着对小鸟说“哎!注意吃相,”她瞥嘴一笑,继续战斗。小方,小罗也毫不客气。十个包子一会都进到我们的肚里。我这个大管家就给孩子妈妈拿了五十元,母亲迟疑了一会接了二十元,小女孩赶忙站起来,瞪了妈妈一眼,把妈妈手里的钱夺过来,又塞到我手里:“妈,咱不能要老师的钱”我惊异的看着这孩子,朴实、健康、红红的脸蛋,青褂青裤,活象一株亭亭玉立的红高粱。我们几个都执意要给,他们娘仨都执意不要。那虎头虎脑的男孩,一直站在姐姐右边推着姐姐的胳臂。我扔了四次,他们母子塞了四次。一直送了半里多远。我们双双都没有半点虚假,一再解释我们要回学校,不回家,可她们还三番五次要我们带些干野菜回去。一时间山也依依,水也依依,我真感到和这萍水相逢的母子有一种依依惜别之情。日头挂在西边山头上的时候,我们带着激动,带着喜悦,也带着太多的过意不去走在回程的山路上。很久很久我们谁都没说一句话。

    石人山的景美,石人山的人更美,石人山的包子特有味。敬礼石人山!明年我还来看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