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把酒临风文集 > 青岛情

青岛情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把酒临风文集 !

    从日照到青岛,也许是公路向心力的作用,我感觉汽车一直在跑弧线。透过那些向后赛跑的花草树木,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水好蓝,好清,好静。

    “师傅慢点走,这里的海真美!”

    “胶州湾!”孩子指着路边的牌子叫道。

    我的心一震:“胶州弯?就是当年德国侵占的那个胶州弯?”

    “胶州弯还能有几个胶州弯?”师傅的回答让我确信无疑。看到眼前如此秀美的胶州弯,我感慨万千。一路上再没说话,那颗心一直为美丽的胶州弯曾经饱受帝国主义的铁蹄蹂躏而愤愤然。

    在青岛,且不说霓虹灯下五四广场的"火炬"辉煌奇观;不说,中山公园灯展中千奇百态的火树银花迷人耀眼;也不必说,海洋馆的海兽表演;仅在“鲁迅公园”就使我们领略到那无与伦比的青岛早晨的海岸丰采。那是个海岸公园,路随堤势,高高低低,曲曲弯弯的游蛇一般,路边是土色的不规则的大小石头。还有些奇形怪状的松柏,不!决对都是经过人工修剪打扮的。还有那五彩缤纷的花坛,用花草的颜色拼凑的文字和图案。不能不让人感到园林匠师的别具匠心。最让我入迷的是那青石壁上的鲁迅诗文:“横眉冷对千夫子,俯首甘为儒子牛。”飞龙走蛇般豪放的风格,展示了中国书法的经典。数不尽的石刻,数不尽的诗文,让人震惊,让人感叹,让人心悦。

    我们手拉手跳过一块一块岩石,进到海边的一片乱石上。海水撞到石头上,激起白沫和浪花,我们坐着,站着,蹲着,笑着给浪花分别来了不少的合影照。孩子高兴极了,拨通了家里的电话“爷爷奶奶,听涛声!海浪的声音。”电话里的笑声,孩子们的欢呼声,海涛的哗哗声,真的一曲人间最美妙的最和谐的乐章。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让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细细的品味。在这种境界里,你看!小麻雀就静立不动了,好象也回味海边这无限的乐趣呢。我坐在大大的石头上,呆看那海水嘻戏,它初到石边,还是不经意的撒娇撒痴要求大石头让路,可那石头却象聋子哑巴似的板着冷冷的面孔,一点也不理踩。于是海水拼命向石头撞去,劈劈啪啪温柔的巴掌打来。她真的怒了。将几个可怜的迷路的红叶推推扛扛推到我们面前石窠里禁锢起来,红叶滴溜溜打着转,前也不能,后也不能,急的快要哭了。海浪笑着冲了进来,小小的红叶随着浪花高兴的跳起来,一溜烟的逃了。我刚才还为红叶着急,它真的跑了,心理又有几分的舍不得。

    青岛所有的海岸都是加过人工的,或公园、或码头、或水泥堤岸,都是精心设计的。我们沿着海岸来到栈桥。我想天天居住这里的人,熟视无睹,并不能真正体会它的妙处。只有初始见面的人才对它如此稀罕。栈桥简单的说,就是从岸边到海里的一个"回澜阁"亭子之间的一个石头桥。可以直接走进大海的怀抱。亭子的东面,停泊了好多灰色和白色的大船,它们神气十足的,煞是威严。我多想到它身边看个究竟。哎!无奈!只好远远的望着,留个心底永久的纪念吧。

    “坐船游一圈。”提议者话未落音,我们就一致通过。按常规是20分钟每人20元的,我们想过把观海瘾,就干脆每人买了两个票。玩40分钟。船飞一样,那船尾溅起的浪花,那冲腾的潮沫,阳光下白的透亮。那船飞过的每个海面都留下我们欢快的笑声。那心的愉悦在搏击中膨胀,升腾、流淌。心灵的每一个孔窍都灌满欢笑,那真是情感的极致,境界的极致,生命的极致。犹如书法家的狂草,画家的喷彩,诗人的长啸。我忘掉了一切的一切,进入了一种庄严的思考:江山如此多娇

    最让我难忘的是午饭后的海滩游泳,你信不,那阔大的海滩人的密度竟找不到一个平米的空间。他们租了几个救生圈下海了。海边的人多的呀,如下锅的饺子,花花绿绿的躁动的累眼。我不习惯在众目睽睽之下裸露肌肤,也因为带有贵重物品要有人看管,我没下海也不遗憾。我把他们在海里各种情态都摄入胶卷。一个吓人的肥胖女人傻呼呼闯入我的镜头,我一按快门让她和我老公来了个合影照。我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他也笑,可笑的莫名其妙。

    沙滩上不管是满身赘肉的女人,还有腆着大肚子的男人,不管是满头银发的老人,还是呀呀学语的孩子,都满是欢声笑语,连整个空气都充满了喜气。惟独看到那些身上纹着怪鸟、怪兽的年轻男女,我心理有一种不协调的感叹,哎!何苦来着?这人哪,如果没有包装,比动物也好看不到哪去!

    第二天上午我们乘轮渡到黄岛。如果把大海和胶州弯比着一个压腰葫芦的话,那青岛——黄岛之间就是葫芦的腰吧?轮船我不是第一次乘坐,上层乘客,下层乘车。虽然船舱内有舒适的座位,但我们一直在甲板上,没舍得放弃这个观海的好机会。这里的海面出奇的平静,连一点波澜都没有,镜一般的明亮,梦一般宁静、诗一般意境,如同睡美人。我也静静的站着,一切都是静静的。迎面驶来的客船似不愿打破这面明镜,又似在缓缓享受行驶的那分惬意。我觉得行的好缓慢,可它们两船相遇的时候却如闪电,我想多看一眼就不让,哎!也真是

    “啊!那象孙悟空的金箍棒?”

    “哈哈哈,那是黄岛电厂的烟囱,”

    “烟囱啊!颜色那么鲜亮。红白相间真好看!”

    孩子和客人的谈话,让我的目光定格到那个方向。那是两个十分高大的圆拄体,尤其它那红、白相间搭配的颜色煞是醒目。看上去那么威严,那么强悍。高傲的象卫士,象哨兵。多镇静、多自在、多可亲爱。看到它,你不能不赞叹建筑者的别出心裁,建个烟囱竟成了一道景观。比西湖的雷峰夕照棒多了。

    蓝天、白船、深蓝而平静的海,那红白耀眼的“金箍棒”还有那红叶、花坛、逶迤的小路,共同组成了名家笔下的一幅幅美丽的工笔画。这画将永远珍藏在我的心里。

    我爱黄岛的淳朴美,更青岛的华贵美,一样的情,一样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