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农妇山泉有点田 > 34.第34章 丰收的喜悦

34.第34章 丰收的喜悦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农妇山泉有点田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周敏家的土豆成熟了。

    原本长得十分茂盛的土豆苗逐渐干枯, 只剩下几根光秃秃的杆,夹杂在已经长起来的玉米地里,显得非常刺眼睛。

    在这些苗完全枯死之前, 周敏背着背篓去将剩下的绿叶都割了下来。

    上回的菜卖完了之后,周敏也没有把钱攒着, 而是转头就买了一头猪仔。村子里有人养母猪, 猪仔通常都是村民们捉去养, 周敏早就提前打招呼定下, 上个月生的猪仔, 算算时间,也差不多可以捉回来了。

    养个四五个月,等到过年的时候, 也就应该上了膘,可以宰杀年猪了。

    而养猪需要消耗的野菜和粮食,可不是几只兔子能够比得上的, 必须要提前准备。这种土豆的叶苗它也一样吃, 自然不能浪费,统统都要收回来。

    而后选在一个大晴天, 齐家全家人一起上阵, 去收土豆。

    此前一直不被周敏允许下地的齐老三终于被解了禁令, 于是成为了这一次挖土豆的主力, 负责用大锄头将土豆挖出来。而安氏排在他身后, 负责用小锄头将他挖过的地方细细的掏一次, 以免遗漏了土豆。

    ——周敏这是从之前石头去别家地里散山药的事情里吸取的教训, 虽说那么大一块地,多少总会遗漏一些,但尽量收得干净一点,不留给捡便宜的人,不是更好?

    尤其她这些土豆将来可都是要卖给村里人的,要是人家自己到地里来扒拉一下就能找到,谁还会买?

    才出了几天的太阳,地表的水分都被蒸发得差不多了,锄头轻轻一拍,泥土便都碎了,圆滚滚的土豆堆在一起,周敏和石头就端着撮箕跟在后面,将土豆拾起来。

    因为齐家没有任何畜力可以帮忙,所以这些土豆捡起来之后,都是装进挑箩背篓里,装满之后就先送回家去,然后再回来继续。

    本来按照周敏的安排,齐老三抬挑箩,她和安氏背背篓,石头就留在这里继续捡土豆,顺便看守东西。但第一次装满了之后,石头却死活不肯答应,非要抢着去送土豆,让周敏留下来。

    他的理由十分充分,“我是男娃,力气大,自然我来背。”

    “我是阿姐,该我来背。”周敏试图讲道理,“再过一两年你长大了,这才是你的活儿。到时候你就是想赖我背,我也不背的。”

    开玩笑,石头才十一岁,身体都还没开始长,周敏怎么可能让他去背这种重物?虽然没有任何“科学研究表明”,但成长期总是这样负重,长不高却是可以预见的。

    虽说她自己也在长身体的时候,也会受到影响,但周敏毕竟是女孩,身高要求不太高,过得去就可以了。

    再说,谁叫她是阿姐呢?

    不过说到身高,周敏这一年来着实长高了不少。她穿越过来的时候,居然跟比自己小三岁的石头身高差不多,周敏心里可是一直记着的。这一年大概吃得好了,又是长身体的时候,蹭蹭蹭往上窜,现在已经比石头高小半个头,总算有了几分做姐姐的威严。

    虽然以周敏看来,石头现在就那么高,等过几年开始长身体,分分钟能超过自己,但那都是到时候的事了,周敏非常看得开,总之自己先过几年瘾再说。

    两人争了一会儿,结果被站在一旁的齐老三给镇压了。

    “行了,两个孩子,争什么?”他说,“你们两个都回去,这一背篓就先放在这里。”

    于是两个倒霉孩子就被赶回地里去了。

    周敏瞪石头,“都怪你,逞什么能?”

    石头低头不说话。他本来话就不多,更何况是跟周敏争论?反正该怎么做,他自己心里有数,阿姐说的话听着就是了。

    见他这样,周敏也觉得没意思,唉声叹气的将撮箕一扔,转头看到放在旁边的两把锄头,便走过去拿起了那把大锄,打算挖土豆。

    这东西叫大锄,倒不是因为它长得大——虽然它的确是比普通锄头沉了许多,以至于周敏第一下上手,错估了重量,差点儿没提起来。它的造型跟平常用的那种宽宽的铲锄不一样,整体非常细长,也更厚实,尖端做成犬牙的形状,两头尖,中间凹进去,因为常年使用而磨得发亮,看上去就像是一粒泛着冷光的牙齿。

    这样的锄头专门用来挖那种板结的土地,对臂力的要求也更高。说实话,周敏要不是穿来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都没闲着,估计都挥不动这出头。

    饶是如此,才挖了不到一米长的距离,她就隐隐感觉胳膊酸痛,有些受不了。这也就算了,更糟糕的是,过程中她还挖破了两颗土豆!齐老三挖了一上午,可是一点皮都没擦破的!

    其中一个还非常大,两只手掌才能捧得过来,看得周敏一阵痛惜。

    虽说这么大的土豆其实并不适合留种,但是收获庄稼的时候,村民们却往往很喜欢这种大家伙,因为它代表着丰收。对他们而言,这也算是一种难得的“祥瑞”了。

    确定自己干不来这份活儿,周敏只好将锄头撂开,继续老老实实的回去干活。

    石头却默契的走上前去接替了她的工作。——这姐弟两个,一个赛一个的倔强,不自己试过,怎么可能服输?

    他比周敏坚持得长点儿也有限,同样也挖破了一个土豆。见他垂头丧气走回来,周敏便安慰道,“破了不要紧,今天就把它们下锅做晚饭。”

    说起来,虽然土豆已经熟了,但齐家却意外的还没有品尝过它的味道。

    周敏倒是好几次都想挖一些回去看看长得多大了,顺便也尝尝久违的味道。但却被安氏拦住了,因为她觉得土豆还能长的时候就挖出来吃了非常浪费。至于看个头,她也有自己的办法,从某一株的枝叶下小心的往下扒开泥土,在不弄断根系的情况下找到土豆,看完大小再把泥土盖回去,非常完美。

    所以石头听到周敏这么说,不由也跟着好奇起来,这土豆会是什么味道?

    这边姐弟两个忙活着,那边齐老三跟安氏送土豆回家,一路上遇到的人都对这新品种的作物非常好奇。

    村子看着很大,但抬头不见低头见,根本藏不住任何秘密,就连每天餐桌上吃的是什么,左邻右舍都能推断得出来。所以周敏把土豆买回来,大伙儿就已经知道了。不过当时对这东西的产量却是存疑的,因此并没有人跟风。

    这会儿他们地里种的粮食,除了小麦之外,无论是水稻也好,高粱也好,黍米也好,都还不到收成的时候,这土豆却就能收了,自然令人好奇。其中大部分人是头一回见这长得圆滚滚看上去不起眼的土豆,见个头都不小,看样子应该收了不少,言语间不由试探起来。

    齐老三知道他们无非是想讨要却又不好意思开口,按理说这时候他应该主动赠送,但他知道周敏之后是要卖种子的,甚至对此已经有了一系列的安排与打算,又怎么会开这个口?因此只是打着哈哈,装作没听懂。

    但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挡这些人的好奇心。等两人回来的时候,身后就跟了不少看热闹的。

    看热闹也不好白看,少不得要过来帮帮忙。好在他们也才从地里出来,肩膀上都扛着锄头,倒是不担心没有工具。实在什么都没拿,去帮忙捡土豆,抬到旁边倒进挑箩里,甚至帮忙背回家,这不是活儿?

    其中有不少人也是存了心思的,自己去帮忙收了这土豆,多少总得送几个意思一下吧?要是真的味道不错,能管饱,收成又多,明年自然就跟着种!

    这种走向周敏根本没有预料到,不过真的发生了,她也并不慌乱。

    在她的计划之中,本来也没打算把这些土豆藏着掖着——卖东西嘛,都是要先瞧一瞧看一看,藏着不拿出来,谁知道是好是坏?有人过来帮着收那就更好了,至少产量和品质不需要她再去宣传。

    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有人帮忙,两亩地的土豆,一天时间居然全都收完了,而且回家的时候,天都还没黑!

    周敏心情相当好。虽然具体的产量没有称过,但是在场的都是积年老农,大致估算一下还是可以的,土豆的产量居然达到了亩产两千斤!要知道,这个时代,水稻的产量亩产只有几百斤,高粱和黍米也相差不大。

    其实周敏对这个数据倒是没那么激动,因为在她那个时代,土豆亩产四千斤是轻轻松松的,种得好亩产万斤也不是不可能。不过考虑到土豆种子也一直在优选和进化之中,而且土地、肥料等客观条件也无法比较,两千斤她也已经满足了。

    但话又说回来,这刚刚开垦出来的荒地,亩产能够达到那么高,周敏估计泉水的作用不小。

    尤其这些土豆生得都非常光滑,没招什么蚂蚁来咬坏,也没长成奇形怪状的模样,是非常适合留种的优良品种。如果吃过之后味道也更好,那就不用担心卖不上价钱了。

    当然,也要考虑到吃一斤土豆跟一斤米并不是一回事,至少在扛饿这一点上是比不上的。

    但不管怎么说,总算是开了个好头。

    两亩地,四千斤土豆,将齐家的堂屋给堆得满满当当。这会儿站在齐家场坝里的,可就不是帮忙收土豆时的那几个人了,几乎村里大半的人都到这里来看热闹了,看上去比人家办红白喜事时还热闹些。

    但人多帮忙也不是没有坏处,至少后来这些人毛手毛脚,完全没有齐老三那种爱惜的心思,被挖破的土豆并不少。周敏全都挑拣了出来,居然也有半背篓。

    不过坏了有坏了的用处,周敏当即让石头在院子里点起了一堆篝火。

    ——虽说这个季节还不到要烤火的时候,但天色逐渐黑了下来,这篝火还能照明,众人当然也不会反对。毕竟虽然看热闹的已经走另一部分,但留下来的人也不少。

    安氏在屋里小声嘀咕,这么多人在这里,他们连饭都不好吃了。否则你吃的时候找不招呼人?招呼了哪来这么多吃的给他们?不招呼,就让人看着你吃?

    周敏虽然也有些不满,但这种热情是她希望看见的。如果大家都漠然以对,不闻不问,那才真是糟糕。

    所以等火烧起来,地上积了一些烧红的木炭之后,她便将那半背篓被挖破了的土豆给倒了进去,放在火炭上烤。

    其实土豆埋在烧过的灶灰里烀熟了才是最好的,不用担心会烧糊,而且外表金黄,内里软糯,口感最好。但现在只有烧出来的一层炭,没有灰,只能将就了。

    有外皮包裹着,土豆烧熟的味道并不怎么明显,只有离着火堆最近的那几个人耸了耸鼻子,有些意动。

    火烧得旺,所以等土豆烤熟也就是一刻多钟的事,周敏扒出一个个头最小的,撕开表皮之后,土豆特有的香味便立刻逸散了出来。莫说是第一次闻到这个味道的人,就是周敏自己,也不由深吸了一口气,陶醉在这久违的、熟悉的香味之中。

    她吃过那么多年土豆,但自觉滋味最好的,还是烧出来的,其他炒也好炸也好炖也好煮也好,全都及不上。

    本来就是忙了一天没吃饭,闻到这个味道,周敏固然食指大动,但周围的人也差不多。毕竟为了看热闹,他们之中也有不少拖到现在还没吃饭。

    石头最机灵,见周敏动手,立刻眼疾手快挑出几个破得没那么厉害的,然后拿着进屋去跟齐老三和安氏分享去了。

    周敏吃的同时还眼观六路,见他那么上道,心中不由暗暗得意,不愧是我弟弟,就是聪明!

    然后才招呼众人,“那边烧的还有,要吃的自己去拿吧,先来后到啊!”

    听到这句话,众人立刻一窝蜂的围到火边去抢。

    其实这会儿院子里剩下二十来个人,一人一个是完全足够的,不然周敏也不好开这个口。至于富余的那几个,谁能抢到就看运气了。

    所以很快,院子里便人手一个土豆,开始扒皮,很快周围便都洋溢起一阵土豆的香味。

    虽然大家没烤过土豆,但红薯山药等也都差不多,所以这会儿个个驾轻就熟,找了碎石片将外表一层刮开,立刻露出烧得金黄的表皮,连着皮一起咬一口,那滋味绝了!

    “好吃!”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开口称赞,然后立刻得到了一致的赞同。

    甚至有人主动问,“齐老三,你们家这个……叫什么土豆的,卖不卖啊?”

    “就是啊,卖一点给我家啊!”

    “我家也要!”

    “这东西味道不错,明年咱们也种点儿,这个种要怎么留啊?”

    “……”

    周敏听着外面你一言我一语的话,不由笑眯了眼睛。她之前还准备了不少炒作手段呢,没想到都还没开始运作,客户就主动上门来了。

    她连忙站出来道,“卖土豆也不是不行,但要等我们分拣好了才行。烦请大家多等一阵子吧!”

    “这还要挑拣什么啊?”有人问。

    周敏却不再解释了。不过众人既然得到了这样的应允,也就不再赖在这里了。已经尝到了味道,还要继续贪心,那是很招人厌的。

    至于有没有人琢磨着这几天私底下偷偷过来接洽,先买一点回去,那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送走了人,周敏也松了一口气,进屋道,“行了,可以弄饭吃了。”

    安氏却忽然开口,“敏敏啊,今晚咱们就吃这个土豆行不行?”

    周敏一愣,“就是吃土豆啊。”说完之后,她一看安氏的脸色,才意识到她的意思是吃烤土豆,便点头道,“当然行,不过这个不如米饭顶饿,万一半夜饿了可别找我。”

    说着自己去堂屋挑了二十来个土豆,埋进了外面的篝火里。

    坐在一边等土豆熟的时候,齐老三问,“你刚才说分拣,要怎么分?”

    “当然是按照个头分。”周敏道。这年头,大的东西就是好的,那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吃的。顿了顿,周敏才继续道,“最大的那一起,我打算请老费叔送一些进城去。”

    至于送进城给谁?自然是给齐老费的大儿子齐世云,然后让他分送同僚。如果有本事送到县太爷的饭桌上,那就更好了。

    本县里种出这样好的土豆,虽然说不上太大的政绩,但说出去却很好听。

    毕竟这年头以农为本,县太爷作为亲民官,最重要的考评一是税收,二是治安,而税收就是从每年收成里来。所以治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能够将今年的税收齐,自然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好事。

    虽然他们住在这万山村里,表面上看似乎跟县太爷毫无关联,但是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周敏以后可是要当地主婆的,眼光不放长远一点怎么行?

    反正她的土豆还没夸张到可以当成祥瑞往上送的程度,能得到的关注也有限。而她需要的,也只是这一点有限的关注。

    剩下的,周敏打算留几个在家里摆着好看,剩下的都给邱家送去。

    一直承蒙邱五爷照顾生意,有了好东西当然也要想着他家。否则人家凭什么当那个冤大头?如此有来有往,生意方能细水长流。

    周敏继续道,“第二等大的用来卖,第三等大的咱们自己吃。最小的那种留着喂猪。”

    “喂猪?”安氏吃惊得直接喊了出来。

    这可是粮食,用来喂猪?!

    周敏无奈,“个头太小,弄起来也很麻烦,不值得费那个功夫。再说喂了猪,将来还不是到咱们自己的嘴里?”

    安氏却还是不同意,“粮食那么贵重,怎么能用来喂猪?”

    “那好吧。”周敏回想了一下,觉得被泉水浇灌的土豆,个头很小的其实是少数,也就是半背篓左右,喂猪估计也贴不上几两膘,便道,“那行,就留着,要是有人上门讨要又不方便拒绝,就把这个给他们吧。”

    安氏闻言,面色不由微微一变,显然是想到了小河村的安家。

    周敏本来没有暗指的意思,但见安氏想到,想想这种事也不是没可能,提前做个准备也好。

    之前说安家不屑于跟齐家来往,甚至连分银子的时候都没派人过来。但话又说回来,银子这种东西,安家也不好开口要,毕竟这也算是祖产,再说张口要钱也不好听。但这土豆就不一样了,既是没见过的新鲜事物,也不那么值钱,过来讨要几斤,齐家还真不好收钱。

    安氏低下头不说话,周敏便继续道,“除此之外,种子也要单独挑出来,要选那种表皮不那么光滑,芽眼多的。到时候才能切出更多份。”

    种子的价钱,当然也跟拿来吃的不太一样。

    齐老三听得连连点头,显然周敏考虑得非常周到,他已经没什么可补充的了。

    “对了。”周敏又道,“过阵子有了空闲,得在厨房里挖个地窖,用来存放这些土豆,否则总不能都堆在堂屋里吧?不好看,还招眼。而且这东西晒太阳久了,表面就会变青,味道也会变坏。”

    “原来是这个。”齐老三道,“以前咱们家也种过红薯,这东西也是要窖藏的,所以屋后头就有个地窖,不过废弃多年不用了。回头收拾出来就是,不用再费一遍功夫。”

    “那就最好!”周敏点头应了,心想不能小看任何一个人家的底蕴啊,哪怕是这种山村之中寻常的农户,那也不是一眼就能够完全看透的,总会在不知名的地方出现惊喜。

    老一辈的智慧,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

    “还要请冬叔多编几个箩筐出来装土豆。要么把稻草铺在地下,土豆直接放上头也行。”周敏想了想,又道。

    安氏道,“稻草家里尽有,别什么都去麻烦你冬叔。”

    “差不多就是这样。”琢磨着应该没有遗漏的,周敏便道,“这几天要是有人过来问卖土豆的事,爹和娘你们就都推说还没定。”

    话是这么说,但眼睛却是盯着安氏的。就她最容易被人套话,不得不防。

    不过周敏也知道堵不如疏,防来防去总有疏漏,所以也想慢慢改变安氏,这一次将自己的打算全都透露出来,未尝没有借此考验安氏的意思。如果她能忍得住不被人问了去,那就还算知道轻重,以后也可以更多倚赖,否则就算了吧。

    话说完,土豆也就烤得差不多了,于是又开始埋头吃东西。

    安氏吃着吃着,忽然道,“这东西那么好,怎么以前就没人知道?”

    这个问题说实话周敏也很好奇,明明县城就有种子,但附近几个村子都没听说有人种的,否则早就流行起来了,也轮不到她来引领风潮。所以她有些怀疑这种子才刚传过来没多久,正在推广期,而且推广工作显然不算顺利。

    听说县城的种子店,背后跟官府有些联系……

    如果是这样,那她说不定还真能替那位县太爷添点儿政绩。

    虽然后头有人帮忙,但毕竟也是劳累了一天,所以吃完了土豆之后,又说了一会儿话,一家人洗漱之后,就熄了火各自去睡了。

    自从来到这里之后,周敏总爱失眠和熬夜的毛病不药而愈,连有点儿挑床的问题都给彻底根治了。一开始是太累了,倒头就睡还真挑不了这些,到后来形成了生物钟,到点就困。

    第二天,齐老三在屋后收拾地窖,安氏则带着周敏在堂屋里按照大小分拣土豆。

    因为数量实在太多,有些不好判断的,周敏就先挑了几个放在旁边坐标本,比标本大的,就归在同一等。

    至于石头,他上山去给兔子和猪打草,顺便也去地里晃一圈。——昨天的土豆那么轰动,谁知道会不会有人不怀好意的到地里去瞎折腾,想找点儿被遗漏的土豆?

    要知道那里头还种着饭豆和玉米呢!万一被糟蹋了怎么办?

    另外之前撒下去的那把葵花籽,大部分都长出来了,这会儿正顶着大大的花盘,看起来非常好看,万一有小孩子手痒掐了多可惜。

    然后顺便,石头还可以把今天要吃的菜给带回来。

    现在地里除了白菜,莴苣和豌豆也正是季节。说起来豌豆真是好物,从五月间长起来之后,就可以掐最嫩的尖儿回来汆汤,等苗长老了,又可以吃结出来的豆角。哪天豆角老了,种子收回来,还可以炒熟了做零嘴吃。

    不过最让周敏关注的,却还是西红柿和辣椒。

    这两样村子里都没人种,这会儿也都陆续成熟了,万一过去观摩的人看见了,顺手牵羊弄走一些也不是没可能。

    辣椒可能大家吃不惯,也不知道怎么做。但西红柿一看就是能生吃的好东西,周敏吩咐石头红一个就摘一个,不给任何人可乘之机。

    不过,周敏推销辣椒的进程受到了一点小小的阻碍。

    之前炒第一顿的时候,齐老三和安氏倒是都给面子的吃了,结果嘴巴辣也就罢了,大不了多喝点水,但两人还胃痛了半天。现在两人都对这东西敬谢不敏。

    倒是石头,明明也跟着胃痛了好一阵,但下次周敏做,他还是抱着大无畏的精神继续吃,到现在已经完全熟悉了这种味道,反倒觉得一顿不吃不自在了。

    现在收了土豆,炒土豆怎么能没有辣椒?所以周敏打算继续卖安利,直到齐老三和安氏习惯为止!

    至于火锅这种红遍大江南北的神物,那需要等辣椒红了之后,摘回来晒干了磨粉才能做,且还有得等。周敏虽然嘴馋,但也没有办法。

    分拣土豆这个工作,是个非常考验耐心的技术活儿,快不起来,所以要耗费更多时间。好在周敏跟安氏一边聊天一边干活,倒也不觉得特别难熬。

    ——没错,就是聊天。经过那么长时间之后,周敏终于get到了跟安氏聊天的正确姿势,那就是不聊涉及自身的内容,只谈村子里东家长西家短的八卦。

    安氏嫁到万山村多年,对这个村子的了解自然也不是周敏能够比的。而且她说的故事之中,大部分都是陈年旧事,周敏跟那几个小姐妹在一起,也是决计打探不到的,但对于她了解村子里的人却很有帮助。

    两人少有说话那么舒心的时候,安氏见周敏对这些感兴趣,竟也说得兴致勃勃。

    等到石头从山上回来了,周敏这才起身去准备朝食。

    说起来,现在这个不早不晚的吃饭时间,还真是很不方便。像昨天,他们这个时候吃了朝食,结果一直到天黑了才能吃晡食,饿得简直前胸贴后背,根本没力气干活了。

    反正土豆已经收回来了,算是极大的缓解了家里的经济压力和伙食压力,周敏便决定,从明天起,把现在的一日两餐改成更科学合理的一日三餐。

    亏什么不能亏了肚子嘛!

    青椒土豆丝,腊肉炖土豆,白菜土豆汤,三个菜端上桌,石头去把齐老三叫回来,就开饭了。

    结果才吃到一半,周敏那几个小伙伴就结伴过来,期期艾艾的站在门口说是找她玩儿。周敏一看那扭扭捏捏的样子就知道是为什么了,十有□□是被家里的大人差遣过来问土豆的事。

    所以说,会利用身边资源的人并不是只有她一个。不过周敏也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好,不提这几个姑娘对她都挺好的,就说家里长辈来往也不少,有些以前给齐家送过吃的,有些昨天过来帮忙,周敏也必须要有所表示。

    所以买卖的事,周敏根本没让她们开口,一人送了十个小土豆,让她们拿回家去交差了。

    下午石头也留在了家里,帮忙分拣土豆。

    接下来的几天,一家人的时间都耗在了这件事上。好在齐老三的地窖总算弄好了,将以前积存的稻草拿进去铺好,然后便将挑选好的土豆送进去堆放。

    放好之后,周敏看了一圈,决定还是要多编几个箩筐。不过石头也表示,可以不用请冬叔,让他试试看。反正只是编了来放东西的嘛,也不要求多好看,有个样子就行,所以周敏答应了。

    然后周敏去冬婶家借了杆秤,称了两百斤土豆出来,给他们送过去。

    这几天上门的人不少,但冬叔家却是没开过这个口的。这其中固然有不想施压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相信齐家不会忘了他们。所以听周敏说一百斤是还去年的粮食,另外一百斤是送的,冬婶也干脆的收下了。

    周敏又言明这些都是拿来吃的,种子她另外留了,明年要种的时候再过去拿。

    之前周敏就已经让那几个小姐妹把卖土豆的消息撒出去了,不过她的定价很不低,两文钱一斤,买不买就要大家各自思量了。毕竟如果是种子,肯定有不少人会买,但如果只是用来饱口腹之欲,却未必值得。

    这个价钱吓住了一部分人,但还是有上门的。不过买得都不多,都是几斤十几斤。这还是周敏答应可以以物易物,收现钱估计根本没人会要。

    齐老费这位土豪一次要了二百斤,给现钱。

    然后很快又出现了一位土豪,就是村里唯一一位在外行商的齐阿光的娘子赵氏,她要了五十斤,也是给现钱。

    这两单生意一做,周敏手里就捏了五百文钱了,心下不由大定。

    如果说这些都不太出乎周敏的预料,那么齐老四堂而皇之的登门要买土豆,就不免令周敏意外了。毕竟自从上回齐老三答应解决这个麻烦之后,周敏似乎就没怎么见过这位四叔了。

    一个村子里,大半年时间居然一次都没见过,自然是因为齐老四有意回避。

    这让周敏纳罕了好一阵子,但齐老三没有解释的意思,她也没问,渐渐的也就把这么个人抛在脑后了,没想到齐老四这会儿居然会主动登门。

    不过来者是客,何况还是来送钱的,所以周敏很爽快的称了二十斤土豆给他,又小赚一笔。

    齐老四却没急着走,坐在大门口的石阶上,把玩着篮子里的土豆,意有所指的道,“这土豆的产量还真是不低,今年才刚开的荒土,居然也能长那么多?”

    最快小说阅读 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