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南园梦华 > 第一百六十三章 泉 州 风 暴

第一百六十三章 泉 州 风 暴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南园梦华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明查暗访知真相

    大刀阔斧斩乱麻

    让大家有个初步印象,在宋朝,一贯钱就是一千个铜钱,相当于一两银子,当然,有时候也会少一些,大约八百钱左右。普通老百姓出去做工,每天收入一般是几十钱,最多不足百钱,一个月也就是一千五百钱至三千钱,全家的收入约三至六贯钱。这些钱在北宋能买五至十石米,也就是三百五十公斤到七百公斤大米。条件好一点的普通人家,每个月粮食支出占到总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条件差一点的人家则为差不多为百分之六十。比如,拿十文钱,在蔡州可以买一斗麦子,在杭州可以在公共浴室沐浴一次,在江东可以买一枚鸭蛋,在开封可以买五碗粥,在嘉定可以买一把扫帚,在普通酒店可以买一盘不错的菜肴。所以说居住在南外宗正司的皇族人员以及亲戚们,住的是国家盖的房子,不用干活,每月拿到政府发给、比普通老百姓高得多的俸禄,还可以走走逛逛,听听小曲,生活逍遥又自在。

    南外宗正司知事赵不戒有没有强买强卖,邓御史一帮人找来当事人,再实地走访一下,很快就水落石出。

    赵不易的确是他的哥哥,在泉州蕃市有一个很大的店铺,主要经营海外贸易所用的各类进出口商品。不过,虽然赵不易是掌柜,赵不戒却是主要投资人。

    王琼决定卖船,先后有三个人跟他谈,其中李掌柜确有意向,双方将价格谈到了十七万贯,突然表示不买了。王琼感到惊讶,私下一打听,有人威胁李掌柜,让他退出。这个时候,赵不易出面了,找出这样那样的缺点,把价格压在十二万贯上,王琼当然不愿意吃这么大的亏,可是,半个月过去了,没有一个来谈,赵不易再次出面:

    你这个船我是想买,但是价格不能超过十万。而且,你可看清楚,除了我,没有别人来买,记住,过了这个村,可没了这个店。

    一下子亏这么多,王琼如何愿意,可是不卖,欠下的债又怎么还?王琼禁不住悲从中来,老天呀,这还让不让人活呀!

    第三次,赵不易来的时候,已写好了契约,只等着王琼签字拿钱。

    到了这一步,王琼终于看清楚了,这个赵不易仗着弟弟赵不戒的权势,来进行讹诈,逼他就范,卖得照这个价,不卖就卖不了。

    王琼不甘心,直接去泉州衙门告赵不戒。泉州衙门说:赵不戒是皇族,他的品级比知州还高,他的事我们管不了。

    跑到福州找提刑司,提刑司讲赵不戒是皇族,他是大宗正司的人,他的事福建路管不了。

    人证物证俱在,参知政事坐在面前,赵不戒无法抵赖。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不错,我是经商挣了些钱,又怎么啦,有哪一条规定,说不准啦。江山是我赵家祖先打下来的,我们多吃多占又有什么不应该?

    泉州知州谈起这个南外宗正司,气不打一处来。这个南外宗正司对泉州来说,没有丝毫益处,倒还是个还不清的债主。

    每年泉州支付给皇族人员的俸钱和米价钱,就有二十四万贯之多,还有南外宗正司行政经费和学校的开支,则所谓“官子之养廉,宗学之养士”,每年不少于钱六万贯、米五千五百石。这些钱就占泉州税赋的五成以上。只要到时间,南外宗正司就派人来催款,拖一个月也不行。人员年年增加,经费越来越多,泉州不堪重负,只得向三司报告,有时三司指令转运司承担一部分,绕来绕去,还是摊到泉州头上。

    按照规定,南外宗正司的内务泉州通判有权管,但知事自以为是皇族子孙,头昂得高高的,根本不拿正眼瞧你。皇族人员数量的变化,俸禄的发放标准,许多经费的使用情况,皇族人员滋事如何处理,这些统统不让你问,你在司里兼个职,给你一份俸禄,皇族人员闹事闯祸,强买强卖,欺男霸女,等等,都不要管,只管处理后事擦屁股就行了。这几年,南外宗正司的所有头头都私下经商做生意,有的还欺行霸市,不缴纳税收,扰乱了市场的经营秩序,使得海外贸易额、税收数量逐年下降。

    史弥远和苏师成来到位于海港北端的市舶司衙门,王提举笑脸相迎。“我就说吗,朝廷迟早会解决泉州的事,这不可把刘参政和二位盼来了。”

    客套完毕,史弥远开了口:

    王提举,朝廷派我们来,是想了解一下泉州市舶司这两年海外贸易额和市舶税越来越少的问题,市舶司有哪些好的建议。

    为给二位钦差有个具体的印象,王提举带他们走出衙门,来到码头。边走边说:

    我是庆元六年冬来接任的,前任是韩寿卿,您二位可能知道,他是韩太师的本家侄子,祖先又在泉州做过知州,老先生腰秆硬做得正,没人敢乱来。那时,本地的商船有三十艘,蕃船最多有七八艘,整个港湾停泊得满满的。你们现在再看,那里停了四艘商船,这边只有一艘蕃船,不到那时的三分之一。

    以前,不管是本地商船,还是外国蕃船,海外的货物进了泉州港,首先,由我们市舶司的人上船查验,没有问题,才能卸货,按照规定,由我们对商品进行抽解,收购一些市场上禁止和紧俏的商品,扣去市舶税,再给商家结帐。可现在呢,船停在那,就有小船上去抄在市舶司前面去抽解,将那些市面好卖的、利益高的先拿走,剩下的市舶司还怎么收购?

    苏师成问,码头上不是有看管的人吗,他们就不管?

    他们是泉州衙门的,只要缴了他们要的商税,自然就不管了。

    史弥远插话,那泉州衙门就睁着眼看他们胡来?

    我的史大人呐,这些人都被大商户买通了,来人查了,就公事公办,没查到就说,他们夜里从海上弄的,就是让你抓不到把柄。

    苏师成脑子一闪,对啦,从海上去的小船,由水军管,跟水军头领说,让他们从海上拦截。

    唉呀,我的苏爷呀,水军胆子更大,泉州衙门管不了,更不听我这个市舶司的,除非我们给他的钱多。

    这么实地一走,事情就明了,一块大肥肉,给一家吃的饱饱的,要是好多人都来吃,得到的就少了。

    王提举给出一组数据:庆元六年,约有一百条次商船蕃船出入泉州港,市舶司征收的公凭费和市舶税计一百零四万贯。不到三年,嘉泰二年,约有四十二条次商船蕃船出入泉州港,市舶司征收的公凭费和市舶税计三十四万贯。

    究其原因,南外宗正司、泉州有众多官员经商,可能还有其他衙门,依仗自己的权势强买强卖,大大侵害了普通商家的利益,这些人本钱小,赚的又少,根本没有竞争的优势,于是蕃市里的店铺越来越少,蕃客也少了,日益向大商户集中,而这些大商户虽然生意越做越大,却通过各种办法少交或不交商税、市舶税。

    事情很快就搞清楚了,刘璘等人经请示,对泉州的官场、商场进行清理整顿。首先对南外宗正司动刀。知事赵不戒在内的主要官员全部免职,知事不再从皇族人员中产生,改由中央任命的文官担任;南外宗正司官员一律不得经商做生意,皇族人员犯罪伤人的交由泉州衙门;朝廷大宗正司迁往福州,由福建提刑兼任,南外宗正司、西外宗正司的内务、经费报大宗正司审核,费用由大宗正司从福州、泉州、福建转运司调拨。

    最快小说阅读 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