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南园梦华 > 第一百四十五章 恶人自有恶报

第一百四十五章 恶人自有恶报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南园梦华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胡财主行恶遭报

    维物权众人受益

    辛弃疾显然很兴奋,务观兄,《剑南诗稿》刊行后,一定要送我一套。你这么一搞,我的心就动了,平日填的那些词也要归拢归垅,到时也刊印一套《稼轩长短句》吧。

    《稼轩长短句》?好名字,别忘了,要送我几套哟。

    回过头再说信州。送走辛弃疾以后,知州杨元道遭到了监察御史赵善义的弹劾。

    事情缘于一桩民事案件。

    信州西南八十里外汤涧,有个财主财主叫胡通海,家有三四百亩良田,还开了个剿丝作坊,可谓家大业大。然而此人素来行为霸道,贪财好利,名声不好。

    一天,他带上管家,在自己的田地里转悠。猛地抬头四周一望,觉得西大岭一带的地形不错:南边是一块开阔地,白龙河由西向东流去,北面是起伏的山岭,前有照,后有靠,风水宝地呀。倘若在这北山之前,盖一处宅院肯定会兴旺发达。

    再看,他家的地在这一带有百十亩,美中不足的是北边靠山的一角,有户人家,宅子和田地约七八亩。

    问管家,才知道是儒生余文尉家。便让管家去找余秀才,想买下这块宅地。

    余秀才听后,头摇得象拨浪鼓;胡财主表示,愿意出比正常高两成的价格,余秀才还是不同意;胡财主说,不卖也行,拿同样数量的地去换,房子的价钱另算,余秀才仍然不愿意。

    一个穷书生,如此不给面子,胡财主气得牙根发痒:好个不知好歹的臭秀才,给脸不要脸,我要是不拿点狠招,你就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睛。

    让人找来几个村牛无赖,隔三岔五地去余家附近,指桑骂槐,进行羞辱。巧了,不到一个月,余秀才得病死了。遗孀张氏只好带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相依为命。

    主人死了,胡财主觉得这是拿下余家宅地的天赐良机,便指使村牛无赖继续骚扰。白天,扔石块倒牛粪,晚上,装神弄鬼吓唬人,搞得孤儿寡母不得安宁。

    张氏没有办法,只好答应卖房卖地,搬到十来里外的娘家去住。当初,胡财主曾出价三千五百贯要买余家的房子和田地。现在,张氏愿意三千贯出手,但胡财主只愿意出价两千六百贯。还嚣张地说,不卖,那好,就继续骚扰。万般无奈,张氏只得忍气吞声。

    过了两月,张氏觉得不服气,到信州司理院递上诉状,告胡财主羞辱民众、骚扰民宅,强买强卖。

    信州司录参军经核查、审讯,认为张氏的房子和田地属于贱卖,被告胡通海确有强买强卖行为,责令其再补偿张氏九百贯钱。

    如果官司到此为止,双方均不吃亏,也就罢了。

    偏这胡通海不罢休,从来都是他占别人的便宜,如今孤儿寡母都能在他虎口里夺食,小腿翻大腿之上,那还了得!

    他也一纸诉状告到信州司理院,称张氏出尔反尔,在交易完成后,擅自提高交易价格。

    这时,当初审理定案的知州、司录参军均已调出,新来的知州、司录参军分别是杨元道和周士平。

    经过一番审讯,胡财主的官司赢了,信州司理院判张氏妄增屋课。既然谈好了交易价格,就不得反悔,责令退回九百贯,考虑到张氏家庭实情,打十个板子了事。

    赢了官司的胡通海自鸣得意,在市井间到处吹嘘自己有实力:大理寺少卿是我亲戚,信州法官是我哥们,你余家不是觉得输得冤吗?有本势去告啊!

    偏巧,京城皇城司有个官员到信州公干,无意中听到了这些话。

    皇城司职掌刺探京城军民的不法情事,对司法不公问题也有监督权,但管不了大理寺和信州官员。此人将此事告诉在御史台的哥们赵善义。

    于是,这位赵御史行使风闻言事之权,上折弹劾大理寺少卿卫珩、信州知事杨元道。皇上批示:着御史大夫程松查办。

    御史台很快就将事情查清:大理寺少卿卫珩确系胡通海的表弟,拿了胡的钱,又跟信州节度观察判官宫瑜打了招呼,司理参军蔡子民也拿了胡的钱,信州知事杨元道、司录参军周士平均未参与此事。

    案件的处理结果是:大理寺少卿卫珩、节度观察判官宫瑜、司理参军蔡子民除名,永不叙用;胡通海向张氏支付九百贯后,罚杖五十,因行贿朝廷官员,发配琼州羁管。

    事情到此还未完结。

    约在半年后,张氏又来信州司理院告状。称她家卖给胡家的田地亏了,地里的土可以做瓷器,胡家现正在她家原来的田地里挖土,卖给瓷器窑场,故要求胡家再给予三千贯的补偿。

    这类的案子第一次听说,杨元道不敢马虎,叫来司法参军,查看有无这方面的律条。

    司法参军告诉他,凡田地里的埋藏物、隐藏物,均称之为宿藏物,《宋令》和《宋提统》都有明确的物权归属。这瓷土显然属于宿藏物,律条规定:凡人于他人地内得宿藏物者,依令合与地主中分,若有隐而不送,计应合还主之分坐赃论减三等罪,止徒一年半。土地虽然买卖,其中的瓷土在之前就藏在地里,所得应与原物主平分。这就是物权中的先占取得原则。

    “哦,是这样,那我们依律将这个案子办好。”

    还有,如果在买卖时,买方支付了掘地钱,就取得了该地的所有权,卖方则无法获得其中的收益。

    “张氏这么理直气壮,胡家可能没付掘地钱。”

    “她身后定有高人指点。两次官司理由都很充足。”

    杨元道领悟地说:“愚人者自愚也。”

    他带司理参军、司法参军专门去隆兴府,请提刑司指导。回来后,指示司理参军、司户参军到现场,将胡家在这一片的土地勘察一番。

    亲自见胡通海的长子胡大江,让司法参军将有关律条仔细解释清楚。建议胡家,凡是买别人的、又有瓷土的,以张氏为标准,给予补偿,同时,对买来的土地支付给原卖主一笔掘地钱。

    胡大江识时务,积极配合,即时支付,这样一来,卖地的十二户人家,全都拿到了补偿款。

    数日后,张氏等众百姓,给信州衙门送了一块匾,上书:

    民望所待俯仰无愧。

    最快小说阅读 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