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华枝春 > 好事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华枝春 !

    好事

    容寅赠银,沈聿用来行善的事吹风似的吹进了东院,很快就吹到容朝华耳边。

    “老爷给了一百两银子,沈公子要将办水陆法事余下来银钱,全都赠给育婴堂济孤所了。”

    芸苓倒豆子似的倒完,心想她们姑娘也是年年赠药赦孤,沈公子要真是个心善的,同姑娘倒也算性情相投。

    阮妈妈特意留意那位沈公子待他两个书僮如何。

    她跟几个丫头们说“他对咱们家的下人若没好声气,那这人连作客之道都不懂,也不必看了。既对咱们家人都好,那要紧的就得看他待他身边那两个书僮如何。”

    芸苓好奇“在咱们府里住着,他就是想苛待他两个书僮,总也得装装样子罢”

    “他能装样,那两个书僮可装不了。”阮妈妈笑道,“要是没规矩还不防碍什么,以后再调理就是。若是那两个书僮时时小心处处留意,跟夹尾巴的狗儿似的,那不论这郎君生得再好,才名再高也不成。”

    一屋子丫头都赞阮妈妈老道。

    书僮的脾气已经看着是活泼机灵又有规矩的,沈家公子又做了这桩好事,芸苓一听就赶紧来报给自家姑娘。

    “作水十两,余下的六十两折成了米粮、衣裳和药品送到各个育婴院济孤所去。”芸苓掰着指头数给容朝华听。

    容朝华刚点完要送到舅舅家的应季时鲜,又吩咐甘棠把母亲亲手做的衣裳包好了给舅舅舅妈一并捎上。

    “两件夏衫,两双鞋都包好了。几件小儿衣裳也都收在樟木箱里了。”

    甘棠一样样报着,朝华点头。

    待嫁女儿给兄嫂外甥外甥女做衣做鞋是寻常事,母亲那里还做了好些预备出嫁之后送给妯娌小辈们的手帕荷包。

    也给大房二房的女儿也都做过小裙衫。

    大姐姐早就用不上了,但大姐姐的女儿刚好能穿上,朝华兴兴将这些衣裙拿去给大伯母,说送给京城大姐姐的女儿穿。

    大伯母笑着赞母亲的针线活精进了许多,但大伯母身边的妈妈们却面露难色。

    朝华刹时明白过来。

    她们害怕母亲做的衣裳也沾着“晦气”,沾着“疯病”。

    那件事后,除了舅家,朝华再没给亲戚们送过母亲亲手做的一针一线。

    芸苓还当朝华没听仔细,等她亲手写完了签子,才又急说“姑娘可听着了六十两呢一气全捐了。”

    “我听着了。”

    青檀拿了个小箩进来“姑娘,这是庆余堂送来的药丸样品,请姑娘看看。”

    只只药丸都如干桂圆大小,朝华捻起一丸,见药丸乌黑油润,掰开一闻药香扑鼻“不错,今年的比往年还要好,都包起来放在石灰箱中存起来。”

    青檀捧着小箩下去,甘棠上前递上巾帕。

    容朝华擦着手,不急不徐的问芸苓“给银子的时候就说做作水陆法事的”

    芸苓不解“对啊。”

    那还有什么可称赞的已经立下了名目的银子,只要不是个无赖,哪会用这钱去花天酒地

    果然让爹想也只能想出这么个法子,就当是让父母双亲高兴高兴罢。

    朝华办完手上的事,取出纪管事刚寄到的信,用小剪裁开展阅。

    信中只有寥寥数句,说沈家居于衢州龙游县,是世代耕读的人家,在龙游一向都有善名,只是家中子嗣单薄。

    到沈父时已经是独子,科举选官又去了几千里之外的榆林。

    乡人再听到消息就是沈父死在了任上,死时是五品官身。

    那时沈聿才刚五岁,等沈聿长到十岁才扶棺回家安葬父亲,连路费都是沈父的同僚们一起凑的。

    沈聿自榆林出发,一路走了半年多,身边只跟着一个老管事。

    回乡之后勉力读书,二年间先过了童生试,又过了乡试,名次还排在前列。

    衢州是南孔之乡,学风浩荡。沈聿前十年都在榆林,父母亲又走得那么早,算起来他父亲最多教他识几个字罢了,竟能以苦学赶超衢州的学子们。

    之后便是为祖母侍疾守孝,一直到今岁省闱才又下场。

    纪管事在信中最后一句写着已经托人打听沈聿在榆林时的事,只是路途遥远又隔了这么久,得费些功夫才行。

    “请姑娘放心,树高千尺有根,江河万里有源,定将沈家儿郎的事细查告知。”

    榆林是九边重地,山高水长私下去打听一个朝廷命官,朝华心觉不妥。

    何况沈聿十岁之前靠沈父同僚接济,又能有什么可打听的事

    朝华提笔回了一封信,让纪管事不必特意费人费力再去查探。

    甘棠磨墨,芸苓添水,两个丫头觑看朝华的脸色,还是芸苓胆大些“姑娘,这个沈家公子人品好不好”

    “沈氏一族在家乡并无恶名。”沈聿在家乡也没有听说有要结亲的人家。

    沈聿的祖母自儿子死后就吃长斋,家中凡有余粮就拿出济贫。

    这么看来,沈家虽然清贫但也是有风骨的人家。

    沈聿把那一百两银子全用来作水陆法事和济孤雏,并不是有意在父亲面前表现善心了。

    到得此时,容朝华才觉得沈家儿郎可以留心看一看“西院那边还给琅玕簃送过些什么”

    甘棠回报“这几日都在办作水陆要用的香烛,倒没特意再给琅玕簃多添什么,我就把食单抄过来了。”

    说着将这几日琅玕簃里的吃食单子奉给朝华。

    朝华只是扫过一眼,眉心便微微蹙起,修饰得宜的指甲划过几行字“锦带羹,状元酥,定胜糕,阆苑蟠枝桃”

    甘棠点头“每日送到琅玕簃的食盒中总有一道是讨彩头的菜,我细问过,是独琅玕簃有的。”

    那就是特意为沈聿做的。

    衣服的优劣外头人都能看见,特别是能让父亲看见。父亲带沈聿出入书院,沈聿穿了什么戴了什么,一眼即知。

    这是面子功夫。

    吃什么喝什么用什么,才是里子功夫。

    青檀恰在此时小跑进屋里来回报“姑娘,五姑娘和罗姨娘这回也一道去游佛进香。”

    “跟咱们同路”芸苓急问。

    青檀是去送药丸的时候听到消息的,一知道消息就跑回来的,这会儿还有些喘“是”

    容朝华眉梢微抬,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她心中一动问“沈家公子也同路”

    青檀点头道“不仅同路,他们连祈福的庙都在一处。”

    冬衣的事还能勉强说是罗姨娘办事精心,讨彩头的菜色和同寺祈福是怎么也说不过去了。

    甘棠听完面露忧色,五姑娘可只比三姑娘小一岁。

    容朝华微微惊讶,这么想来一切都说得通了。

    但她没想到罗姨娘真能看上沈聿,她还以为罗姨娘会想替永秀找个大族子弟。

    沈聿那些适合她的条件,也一样适合永秀。

    父亲不像大伯二伯那样出仕为官,一样是容家的女儿,她和永秀的婚事都不可能像大姐姐二姐姐那么好。

    罗姨娘不放心容家给永秀择的人选,自己看中了沈聿。

    怪不得对琅玕簃处处精心,连两个书僮的冬衣都想到了,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

    真是件好事

    这些年来父亲对罗姨娘很是信任倚重,管家理院照顾起居全权交给她,除此之外手中还管着父亲的一些私产。

    罗姨娘手里要权有权,要钱有钱,要人有人。

    母亲离不开和心园那方小天地,太医、道医和净尘师太都说母亲此生再不能大喜大悲才能保得一命。

    若是罗姨娘失去父亲的信任,再让父亲因愧疚答应提前过继

    那么就算她嫁了,母亲的日子也不会出什么差池,她心中最后一丝隐忧也解决了。

    朝华掌心微微发烫,用一个她没见过面的男人,一举打掉罗姨娘,换母亲的后半辈子的安稳。

    一沈二雕。

    此时朝华觉得,这个沈聿还真是天上掉下来的

    “姑娘”甘棠芸苓沉璧都关切看着她。

    朝华只是笑一笑。

    “要不要跟老爷透个话咱们还是错开日子”甘棠进言。

    “不必。”

    朝华不用想都知道罗姨娘必已经预备好了说辞,或是说黄道吉日就在这一天,或是说容朝华和沈聿未婚男女一道出船名头上不好听,有半个长辈在也能说得过去。

    朝华又问青檀“当真是一起出船”

    “当真西院已经预备神符鞭炮了”

    朝华莞尔一笑“好事。”

    芸苓眨眨眼,还当姑娘这是气得很了。可这事还只是个苗头呢,再说这些年姑娘掐掉的“苗头”还少吗

    朝华突然吩咐“甘棠,摆上棋盘。”

    芸苓青檀几人都不解怎么话还没说完,姑娘怎么突然就要摆棋盘打棋谱

    甘棠取来棋盘,又从湘妃竹架上取来夹着签的棋谱。

    芸苓慢上一拍也捧出香炉点了块梅花香饼,青檀提水,紫芝煮茶,沉璧自觉到廊下站着看麻雀。

    没一会儿屋中除了棋子落在棋盘上的声音之外,再无别的一点声息。

    天色从亮到暗,棋盘上也只有巴掌大的一小片。

    芸苓伸头瞧了一眼,她跟在姑娘身边也略懂得一点棋,白子虽先行,黑子也不至于步步退让。

    她悄声问甘棠“姑娘心里再不痛快,晚膳总要用罢要不然让厨房做两个清淡的小菜或是要碗粥”

    甘棠笑着冲芸苓眨眼“谁同你说姑娘心里不痛快了你赶紧去取一瓮细花烧酒来,再跟厨房要个火炙羊肉。”

    芸苓又眨眨眼,都喝上烧酒了

    “姑娘心里痛快还是不痛快到底什么打算呀”

    “那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姑娘心里有主意。”甘棠说完转身去放下窗纱,又拨亮屋中灯烛,还到桌边添了盏茶。

    朝华盯着棋盘入神,手中那枚白子已经被她捏得温热,迟迟难以落下。

    少了这枚白子,那块巴掌大的棋再没办法继续往下走。

    要不要把永秀推进去呢

    摩挲许久,最终还是又将那枚白子抛回了棋盒中。

    甘棠走上前轻声问“姑娘,要不先摆饭都快戌时了。”

    “先摆饭罢,这盘棋摆着不要收。”

    青檀取了个花罩来,将整个棋盘罩住。

    朝华走到桌前,就捧着酒卮饮了半杯。

    喉间刹时辣意上涌,她再次将目光投向棋盘,花罩掩映,盘上的棋路看不分明。

    若是放任白子横行,不知白子能走到哪一步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