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美娱]好莱坞女王之路 > 43.43

43.43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美娱]好莱坞女王之路 !

    伊娃按照约定去约见了BBC的那位制片人,他叫汤姆。

    汤姆和伊娃聊了很多, 伊娃得知汤姆确实一直很中意她, 从《烈火雄心》就开始了。

    汤姆此刻说道:“这部新剧的名字叫作《谋-杀》,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 我们立刻就可以签合约。”

    伊娃在之前的沟通里已经得知, 这位汤姆是一个很自由主义的人,他不会限制导演太多, 主要还是让导演自己去和编剧协调。

    而且这部《谋-杀》的成本不高也不低,属于中等范畴。

    伊娃已经大致看过了剧本,说实话, 她觉得和她本人的风格很契合,那种阴冷的、潮湿的、破败的小乡镇里发生的命案。

    缓慢而迷幻的节奏和布局, 絮絮叨叨仿若话痨的人物对话, 蜘蛛网丝一样盘踞往复的叙述结构。

    这些都是伊娃非常感兴趣的点, 她觉得自己可以尝试的新东西非常多。

    据她所知, 这部剧本是根据伦敦西区一台很受欢迎的舞台剧改编的, 像这种由经典舞台剧改编的影视剧,几乎没有不精彩的。

    《八月奥色治郡》、《穿裘皮的维纳斯》、《杀-戮》、《狗镇》、《登堂入室》、《虐童疑云》、《十二怒汉》、《欲望号街车》、《灵欲春宵》等。

    以上哪一部舞台剧改变的电影或者视剧不是碾压级别的力作,毕竟文本本身的重量和厚度在那里。

    这部《谋-杀》, 同样是如此精彩和厚重。

    在大致谈论了细节之后,汤姆邀请伊娃参加他们电视台的内部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 伊娃千想万想, 没有想到, 尼玛英国人竟然和中国人一样, 在搞什么市场调研大数据分析?!

    上辈子作为中国人,伊娃对这种再熟悉不过了。

    所谓大数据分析,是每一个影视厂商在策划一部影视剧之前,都会做的一个分析,就是分析市场受众会喜欢什么样的影视剧,细化他们的需求,然后针对他们的需求做出相应的影视剧。

    这么做,在利益最大化的当今市场,无可厚非。

    但是伊娃没想到英国人也和中国人一样热衷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

    在听了一轮研讨之后,伊娃满耳朵都是“明星”、“IP”、“大数据”、“网感”、“调性”。

    伊娃渐渐觉得,其实不管是英国还是中国,这些影视从业人员都免不了有投机取巧的心思。

    在听完了一场研讨会之后,汤姆把伊娃又喊到了办公室,他说:“这场研讨会是电视台举办的,你看看《谋-杀》能从中得到些什么建议。”

    伊娃显然对这样的市场调研大数据很不热衷,“我很抱歉,说实话我是不信市场调研这一套的,好莱坞的那一圈市场调研公司基本都倒闭了。”

    汤姆眨眨眼睛,“那你是怎么想的?”

    伊娃回答:“跟风、什么火就拍什么,是不可持续的方式,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观众想要什么,这不是大数据能统计出来的。”

    汤姆还是有些不可置信,“这种调研每个电视台都在做。”

    伊娃道:“我知道,那是因为现在的人都没想通而已。一部影视剧的火爆,靠的是天时地利与人和,不是靠数据,你们以为观众今天看这个题材高-潮了,明天还靠这个点HIGH吗?也许可能,但是也许不可能,谁能知道?”

    汤姆再度疑惑道:“那你的意思,我们的《谋-杀》不要去相信市场调研的结果?”

    伊娃果断说道:“当然,再过几年你就会知道,市场调研、大数据都是无用的扯谈。”

    要是信什么潮流什么大数据,卢卡斯就不该去拍《星球大战》,而是应该去拍“大蓝鲨”(那时候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非常火爆),要是信数据,弱智才给克里斯托弗-诺兰几个亿去拍阴郁风格的超级英雄电影(黑暗骑士三部曲)。

    《阿凡达》上映前所有数据都显示3D电影活该扑街,然后呢?

    以前哪个人要说钢铁侠这种路人知名度基本为零的英雄拍成电影会火遍世界,估计会被喷成筛子。

    所以,伊娃前世的经验告诉她,市场调研就是扯谈。

    不要把观众当成弱智,以为能抓住他们的G-点,该怎么拍就怎么拍,优秀的作品就会有人看。

    不过好在汤姆还算一个明事理的制片人,他下放权力给了伊娃,也就不会强制伊娃按照他的思路走。

    随后他们谈到了选角方面,在欧美,影视作品的选角是有专门的选角导演的,导演一般不插手这事。

    但是汤姆希望伊娃也参与进来这件事,所以伊娃就跟着一起看演员了。

    这部电视剧的主角由两名男演员组成,不过前来试镜的演员都是一些名气不太大的。

    不过……也不完全是这样,至少伊娃看到了两个十分眼熟的英国男人!

    男一号是一个沉默寡言的高冷男人,腹黑嘴毒,伊娃在试镜演员里看到了理查德-阿米蒂奇。

    男二号是一个弱势的带点儿萌气的神经质男人,经常脱线,伊娃在试镜演员里看到了埃迪-雷德梅尼。

    她只是有点奇怪,埃迪-雷德梅尼出道之后的资源一直非常好,怎么会来小荧幕试镜这个角色?

    埃迪-雷德梅尼给出的答案是,听到伊娃科迪的名字,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来试镜了,因为太喜欢伊娃了……

    然后全程把自己塑造成伊娃的小迷弟。

    好吧,伊娃承认,埃迪-雷德梅尼这么脑残粉的言论打动了他,她在男二号的选择上投了埃迪-雷德梅尼一票。

    这个心机BOY!

    至于男一号,伊娃没有发表过多的意见,选角导演认为理查德-阿米蒂奇很合适,最后就选了他。

    在离开BBC的路上,伊娃遇上了来BBC谈事情之前邀请过她执导《唐顿庄园》的制片人,那名制片人在看到伊娃之后,刻意走近她的身边,与她说了几句话。

    她低头在伊娃耳边说道:“科迪女士,我知道你才华横溢,无所不能。但是,我认为你会后悔放弃《唐顿庄园》这个项目的,我们这个项目会成为非常经典的英剧之流。”

    伊娃不想引战,她知道对方可能觉得自己的项目被看不上很不爽,她道:“我很抱歉给您造成了困扰,女士。”

    对方又道:“无论如何,你会后悔,因为你错过了一个最好的班底和剧本,你手上的这个项目,并不见得会比我们出色。”

    说完,对方就离开了。

    不过,伊娃现在满脑子都是《谋-杀》,别人的言论影响不了她。

    随后,她就开始选择拍摄地点了,这部剧的拍摄地点在利物浦一个小镇上。

    伊娃之所以选择这个小镇,是因为和剧本里写的一样,这里从始至终充斥着阴云和不停歇的下雨。

    阴郁的气候,赋以冷冷的色调,这部剧就是和这样的风格。

    这部英剧《谋-杀》和美剧《犯罪心理》那样的剧集不同,《犯罪心理》一集一个案件,在一集几十分钟的时间里,高效地完成惊悚、推理、情感的合成与释放,有各种各样的犯罪方式和心理动机,可以当作美国犯罪百科全书。

    《谋-杀》不同,按照BBC的想法,只讲一个案件,并且第一季12集讲不完,还需要第二季来继续讲……

    这就导致伊娃可以不疾不徐地将网铺开,吐丝一般沉稳而优雅地逐步推进。

    《谋-杀》的拍摄很快就在利物浦这个多雨的城市开始了。

    没错,伊娃科迪,还是那个伊娃科迪,她就是喜欢这种阴冷、灰蒙蒙的色调和氛围,要是哪天伊娃科迪拍出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温馨故事,那可能连影迷们都会惊呆吧。

    阴冷多雨、不见阳光、终日灰蒙蒙的、雨、雪、破败的房屋、地下室。

    而制片人汤姆因为比较负责,所以前期也跟着剧组一起来到了利物浦监督拍摄进程。

    以他对伊娃的了解,他觉得伊娃可能依旧会使出她之前的那些绝技。

    例如飘忽似鬼魅的长镜头,酷炫的掌镜技术、亦或者是刺激人感官的频繁快速跳切和高纯度的色彩。

    毕竟这些都是伊娃的独门绝技。

    但是这些,没有,统统没有。

    在伊娃拍摄《谋-杀》这部剧的时候,她抛弃了所有的绝技,所有。

    这让汤姆感到讶异不已。

    伊娃给这部《谋-杀》做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减法。

    抛却了炫技的手法,抛却了批判的姿态,抛却了飘忽的镜头,抛却了迷幻的色彩,她抛却了一切可以让画面精彩纷呈的可能。

    所有镜头画面,朴素而冷静。

    所有叙述结构,平铺而直叙。

    她……到底想做什么?

    汤姆一下子觉得自己开始摸不着头脑了。

    伊娃科迪……这是打算年纪轻轻就洗尽铅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