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危险情缘 > 第八章 历史是什么(八)

第八章 历史是什么(八)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危险情缘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史子明从慵懒之中恢复过来,缓缓直起身子,挠着眉头说:“如果秦惠王想要夺取汉中直接出师攻打不就行了?何必故意派张仪激怒楚国出师?多此一举?”

    “这个不难明白——”我说道,“首先是为了拆散齐楚联盟,让楚国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后来证明秦惠王的策略是正确的,在秦楚交战时,齐韩魏三国都趁机派兵偷袭楚国,夺取楚国边境上的领土,分散了楚国的注意力。另一个更加不易察觉的原因是军事上的。

    “当两国或者两支军队交战时,通常采取防御态势的一方占据更大的优势,因为守方往往可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地形,依照地形排兵布阵,以逸待劳,等待敌人前来进攻,如此往往以较少的人数便可以阻挡大军的进攻,这样的情况下补给也相对容易来运输和维持。正因为如此孙子兵法上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没有形成绝对优势的兵力而强行进攻往往并不能得到所期待的效果。这正是中国古代为城市大量修建城墙和护城河的重要因素之一,以较少的兵力实现对城市的保护。如果是在崇山峻岭、大河深林这样的地形险要之处建设要塞,那么往往可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因此在冷兵器时代出现过很多大军顿挫于小小坚城之下无可奈何的例子,最后要么师老兵疲而撤退,要么被对方赶来的援军击溃。

    “汉中地区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有高山为塞,汉水为限,楚国经营此地多年,通过汉水的河道或者秦岭和巴山之间的隘口平原可以方便的运送和部署军队。而秦国则必须翻越秦岭间狭塞的山道,大军强行进攻未必能在短期内攻下城池,一旦楚国援军到来绕到秦军背后切断秦岭的山道,秦军不仅无法得到粮草补充,甚至无法撤退,只能是瓮中之鳖,坐以待毙。实际上秦国后来遇到过这样的险境,秦武王时,秦国倾举国之力围攻韩国的军事要塞宜阳,五月而不能拔,死伤者众,而此时韩国向楚国求援,楚国援兵到来,秦军危在旦夕,秦武王只得放下身段贿赂楚将,让楚国保持中立,最后以极大的代价攻下了宜阳。

    “战国时代战争日益频繁,规模也日益扩大,‘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虽说夸张,但亦可见当时战争之惨烈,与之相应的是军事理论发展迅速,军队组织日趋严密,名将辈出。许多基本的军事要领为知识阶层所普遍掌握,正因为如此才会看到商鞅、张仪这样的文臣谋士亦可以带兵征伐。不到万不得已应该尽量避免顿兵坚城之下,这样一个军事领域的大忌应该为各国的君主和将领所熟知。对于进攻方来说,正确的作战方式是运动战,当杖戟相接、人仰马翻之时,优秀的将领会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发现稍纵即逝的战机,果断采取行动将敌人击溃。因此通过引诱或者逼迫的方式使固守的一方离开有利的地形与自己正面交锋是取胜的关键第一步,只有这样后面制定的一系列军事计划才有可能得以实施。以战国时期最为著名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秦赵长平之战为例,赵军以四十万大军依托太行山的险要地形固守在上党地区,秦军以五十万之众强攻,虽获二垒,但无实质进展,秦国只得用反间之计使赵国用年轻气盛的赵括替代老成持重的廉颇为将领,秦军名将白起这才能够引诱赵括与自己正面交锋,并在接下来运用伏击与迂回包抄等战术将庞大的赵军分割包围,最终围歼四十万大军。这次战役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单次战役围歼敌人数量之最,这个纪录维持了两千多年,直到上个世纪才被打破,1941年夏纳粹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行动,入侵苏联,在秋季的基辅会战中全歼苏军五十余万人。

    “汉中同样是易守难攻之地,秦国需要让楚国的有生力量离开有利地形与自己正面决战,将楚国的有生力量消灭之后便可以趁势夺下汉中的各处城池。这正是秦惠王任用张仪激怒楚国的目的所在。这也是独裁国家的可悲之处,君主的面子始终比国家的利益重要。

    “不过,我想强调的是,我并不想因此陷入一种历史阴谋论中。持这种历史观的人认为历史是可以被人为操控的,尤其被那些身处高位的权贵之士们的才智所操控。这些人往往喜欢从历史事件的结果中向上追溯原因,只不过在这种追溯原因的过程中由于已知的成败,他们往往刻意追究失败者一方的失策和大意而忽略其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对于成功者则只专注于其获胜时占据优势的那些因素和特点,对其举措不当的过失和纯属巧合的幸运又视而不见。这样一种习惯一旦养成,便会形成一种成者愈智、败者愈愚的成见,进而导致一种高超才智可以左右历史的假象。历史阴谋论是一种很流行的历史观,因为它看起来十分客观,但刻意剪裁而成的客观不过是极度主观所带的一具面具而已,因为它忽略了太多的真实,甚至连历史发展中所不可避免的偶然与巧合也一起否定了,最终不免流于机械。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