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南园梦华 > 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 意 和 谈

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 意 和 谈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南园梦华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失重镇门户洞开

    露和意县丞登场

    川陕一线的情况呢。

    金右都监蒲察贞充当急先锋,他的野心颇大,目标是和尚原、大散关。他的部队中汉人、女真人很少,大部分是吐蕃人。这支吐蕃军叫绯鬲羽翅,个个身材矮小,却格外敏捷,善于在山中行走。

    首先,要攻打方山原,它是通往和尚原的必经之道。蒲察贞派两名副统各带兵千人埋伏在山下东西两侧,命一名万户率五百名绯鬲羽翅壮士,取小道偷偷登山,突然出现在宋守军的上方,从高而下向宋军射击,宋军大惊失色,慌忙应战,绯鬲羽翅兵越战越勇,兴州守军不敌向山下撤离,而此时,金军在山下的伏兵则向上攻击,方山原失守。

    在攻打方山原的同时,蒲察贞又派出三支部队分头行动,一支由两名部将率兵两千人,从西侧黄儿谷强攻和尚原,第二支,千余人从东边出大宁谷,攻西山寨,第三支,他亲自上阵,只用七百人,由中路攻龙门关。

    方山原攻下后,两支部队左右对进,向和尚原发起进攻,另两支则起到阻击援兵的作用。

    和尚原处于金军的包围之中,守将金州副都统曲昌世据城力战,请求程松派兵救援。程松手下已无兵可派,于是想到了吴曦的兴州兵。吴驻军河池,在两百里开外,如果他下令让吴派兵支援,一是耽误时间,再是吴理不理他都难说。程松为此急得团团转,参议官给他出了个主意。便以四川安抚使司的名义,下令在洮州附近住防的兴州踏白军统制王喜带兵增援。

    王喜接到安抚使司的指令后,有些为难,吴节帅曾经明确地对兴州都统司的部将说,没有我吴大帅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擅自动兵,违者格杀勿论。现虽无吴的命令,但安抚使司的大印赫然在目,又有参议官监督,不执行也过不了关。于是,点三千兵马向和尚原去。

    这时,右监军完颜充派出的前锋发觉,急忙向完颜充报告,完颜充命前锋官带人在前方拦截。

    吴曦得知王喜带兵驰援和尚原,勃然大怒,派人制止。

    王喜在半道上与金军相遇,正要交战,就接到吴曦命令,只得下令撤退返回。

    面对险境,曲昌世决心死守到底,派人烧毁通往关隘的阁道。

    蒲察贞指挥的各支队伍已将和尚原团团围住。派人修好阁道,逐步推进,到达小关,宋军据险集中射箭,金兵无法前进。

    见此,蒲察贞令副统裴英带兵从正面佯攻,秘密派一名猛安率甲士五十敢死甲士,绕至其后,从后攻击他们,宋兵大乱,金军乘夜偷登和尚原最高峰,宋人四散逃走。

    和尚原陷落,在其西边不远的大散关就芨芨可危了。

    果然,蜀汉安抚使完颜纲下令,蒲察贞、完颜璘、石抹仲温几路人马向大散关扑来。

    镇守大散关的是兴元府都统杨震,两万余重兵在此守卫。

    进入腊月,杭州的天气确乎有些冷,风嗖嗖地刮,天空灰蒙蒙的。下雪了,杨絮似的雪片飘飘扬扬,不一会,院子里的冬青上落一层。站在窗前,韩侂胄有些发怔,觉得自己就象这雪一样,不知从哪里飘来,也不知飘向何处。

    刘璘从前厅走过来,“平章王,四川程松送来报告,情况可不大好呀。”

    韩侂胄有些吃惊,金军主力尽在两淮和京湖,川陕应该没多少重兵,吴曦这小子到底在搞什么,就不能打两个胜仗,给朝廷带来些喜气?又一个忘恩负义的东西。

    忙示意刘璘坐下,平心静气地说:

    “子玉,我也不想再看。你说来听听。”

    金军出动近三万人马包围了和尚原、西山寨、龙门关,金州都统司八千余将士奋战四天四夜,终于不敌,和尚原陷于敌手,我军死伤两千余人。目前,金军正在围攻大散关。

    “那吴曦呢,他在干什么?”

    “吴曦未有战报,程松说兴州未出兵支援,吴曦焚河池,退军青野原。”

    “这个狗娘养的,他为何畏缩不前?”

    这就是刘璘来找他的另一个原因。辛稼轩告诉他,成都府谢渊明来信,列举一些事例,怀疑吴曦有不臣之心。综合近半年吴曦的所作所为,此人确有异常。

    刘璘谨慎地说:“平章王,如今两淮京湖都火烧眉毛了,西北可不能再出事了。”

    “子玉说的是,”韩点头,“不过,如果吴曦有异动,程松能一无所知?你看时至如今,程松所有的报吿中,虽未说吴曦有怎么怎么地好,但是也没讲什么不好的。吴曦这小子我知道,眼高于顶,有些狂傲,但吴家几辈人对朝廷是忠心的。”

    “不过,还是得防着点,不然,后悔莫及呀。”

    “防是要防的。你这样,给四川发两份公文。一份给程松,让他盯着点,有什么异常立即报告;再责令吴曦,一定要保住大散关,再派兵把和尚原夺回来。川陕一个地方都不能丢,最好能占一两个州。

    要注意措词,既要让他有压力,又不能过分责怪。”

    刘璘颔首,“我知道,不能让他尥橛子,现在是用人之际,四川那个地方暂时还没有人替代他。”

    见刘璘没有走的意思,便问:“还有什么事?”

    “邱枢密的事,您知道吗?”

    金军进犯淮南,邱仲卿组织人企图夺回庐州、和州,反对退守长江,公开地说:“放弃淮南,就会与金贼共对长江之险,再无可退。与其退守长江,不如坚守,与淮南俱存亡。”前两天,邱仲卿专门请示:从金军反攻后,宣抚司只收笼兵力三万余人,泗州孤立,万一金人南出清河口及犯天长等城,则首尾中断,腹背受敌,因此,建议弃守泗州,屯军于盱眙军。机速房人员经过商议,觉得有道理,回复照准。

    刘璘从私人渠道,得知这样一件事,觉得非同小可,特意报告给平章王。

    有个自北方来的人到扬州大营找邱宣抚,叫韩元靖,自称是韩琦五世孙,问他来此的缘故,回答:“宋向北用兵,金国大臣皆说是韩太师的主意,如今相州韩氏宗族坟墓即将不保,所以来请太师罢兵。”与他谈了好一会,才得知金军流露出议和之意。为搞清此人说的真假,派人护送北归。韩元靖再次回来,拿出金河南行台的公文纸,邱准备将此事报告给朝廷,就派王文采持宣抚使司带着文书币前去汴京。王文采带回了金元帅布散揆的书信,确有和解之意。

    前日,邱帅又派人送信给李石章。李石章拿不定主意,又与我商量。邱帅说:“金人愿意和解,要我们也拿出诚意。”

    昨日,邱宗卿向皇上密奏,请求朝廷移书金廷,希望继续执行以往的盟约,又说金人认定韩平章侂胄为战事主谋,如果要移送国书,应回答已免除韩的职衔。

    听到这里,韩侂胄怒发冲冠,喊来中书舍人:“你去将李石章给我找来。”

    李石章来了,说明原委,表明他的态度。“前朝张浚以讨贼复仇为己任,隆兴初年,北伐条件未为成熟,也只能以和为权宜之计。只要有利于江山社稷,不必固守一策。”

    韩侂胄气愤地说:“只要是为了大宋,策略可以。但是邱仲卿为何不先与我说,目中无人,还要办我的事。本势大了,我这就禀告皇上,让他给我滚蛋。”

    李石章忙劝道:“平章王,国家危急时刻,最好不要动不动就换人。况且,邱帅素有威望。”

    韩侂胄变色道:“有威望怎么啦,我就不信,普天之下,离开他姓邱的就不行?”

    李石章无话可说,默然走开。

    刘璘柔和地说,“平原王,邱忡卿的做法也确实不妥,不过议和也不失为可行之策。大敌当前,惧怕和硬扛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除了勇敢面对和沉着应付,还需要相应的智慧,以及灵活的变通。现在这样打下去,结果如何,难以预测。那我们何不换一种方式,通过议和来缓和局面,争取时间,再寻良机。”

    韩侂胄想了一会,“子玉的想法可以考虑。但派谁为使,是个问题。”

    “既然众多朝臣都希望和,就让大家推荐。”

    “那你推荐谁呢?”

    “萧山县丞方信儒,是个沉稳善辩的青年才俊。”

    最快小说阅读 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