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南园梦华 > 第二百二十三章 毕 大 将 军

第二百二十三章 毕 大 将 军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南园梦华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毕将军威震敌胆

    花甲人一战成名

    东路宋军北伐初期,毕再遇率七十八名勇士,拚死攻城,攻下泗州城。大出统帅部的意外,沙场上是玩命的,要有真功实招,半点都虚假不得。大帅郭仁不得不重新看待这位姓毕的军官,从官阶上看,武节郎,武官横行第三十八阶,属于中下层,差遣为步军司右前厢副统领,相当于副团职。论年纪,五十九岁,已届花甲,完全可以不用上战场带兵。相貌堂堂,高大威武,气宇轩昂,看得出精气足,是个拳不离手的练家子,颇有些大将的风范。

    稍一打听,就明白了。此人也算是世家子弟,祖籍山东兖州。父亲叫毕进,是岳飞手下的一员小将。建炎年间,毕进跟从岳飞护卫八陵,转战江、淮之间,多有战功,后来,转入护军司,曾任绍兴府兵马提辖,积官至武义大夫。

    隆兴年间,十八岁的毕再遇因恩荫补官,走进兵营。两年后,受到孝宗皇帝的接见。

    那是在玉津园试射时,毕再遇武艺超群,臂力非凡,双手能拉开二石七斗的弓,反手能拉开一石八斗的弓,徒步能射二石,骑马能射二石五斗。在众多大力士中,拔得头筹。孝宗听说,十分诧异,立刻召见,让他现场表演,观看后,高兴地说:“他日再战,定让尔领兵出征。”赐战袍一件、黄金一百两。

    宋代的石相当于八十斤左右,射箭的弓有不同级别,所谓拉开二石七斗的弓,就是有举起二百二十斤左右的力气。在那个时代,能拉开一石五斗的弓,就是一等大力士。

    也许就是孝宗皇帝的这句话,让他时刻牢记在心,读兵书,演军阵,无论酷暑盛夏,还是三九严寒,都不忘练拳耍刀。在军中,不争名不争利,踏踏实实地干。

    三十岁了,还不愿成婚。老娘着急了,德卿呀,快成家娶媳妇吧,娘想要抱孙子。

    娘,不是儿不孝,大丈夫当以建功立业、光耀门楣为己任,哪能沉溺于儿女私情。

    孩子,建功立业与结婚生子不耽误呀,你年年都说要北伐了,这十多年过去了,哪有一点北伐的样子。你再不成婚,为娘我如何去见你死去的爹?说着,眼睛红了,泪水盈盈。

    毕再遇心软了,娘,就算我愿意成婚,你看我,没有功名,俸禄又少,就是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哪有姑娘愿意嫁给我呀。

    哪个这么说的?我儿子身材魁梧,五官端正,又在京都禁军效力,哪一点比别人差呀。娘给你说,还真有一家好姑娘看上你了。

    谁呀,我认识不?

    你认识呀,就是我们巷子东头的杨家,大眼睛小酒窝的那一个,名字叫红玉。

    她呀,那才多大,小黄毛丫头。

    东头杨家开了个烧饼作坊,毕家常去光顾,大人孩子都认识。主人杨叔是个红脸汉子,吃苦耐劳,妻子王氏贤惠勤劳,见人一脸笑。家里共有五个孩子,前三个均已成家,红玉排行老四,最小是个弟弟。

    有一次,毕再遇穿着便服,去城东头有事,忽然,听到一阵吵闹声。近前一看,杨叔和他的二闺女红霞在路边摆滩,有三四个无赖,吃了烧饼不给钱,还要调戏红霞。毕再遇上前大喊一声:吃了人家的东西,凭什么不给钱?

    无赖见此人长得五大三粗,有些心虚,但又想到自己人多势众,便不屑一顾:你算哪根葱?老子不给钱又怎的?

    毕再遇朝他们面前一站:不给钱,就别想走!

    有一个长得贼眉鼠眼的,老子就是走了,你又怎么的?

    毕再遇一个扫膛腿,将他踢倒在地。另两个见形势不妙,抬腿就跑,他一个健步冲上去,一手一个,如老鹰捉小鸡似的。凶狠地问:

    给不给钱?

    无赖见不是对手,捣头如蒜,给,现在就给。

    他威严地说:听着,我叫毕再遇,这是我叔、我妹,是你们的爷爷,她是你们的姑,告诉你们,要是再不讲理,欺负我叔我妹,我姓毕的包教你们爬着走!不容他们说话,给你们的爷爷、姑姑磕三个头,滚得远远的。

    三人给了钱,磕了头,爬起来跑了。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杨家开始关注毕再遇。王氏曾问过毕母,你家小相公,可曾婚配?啥时完婚?

    毕母回答:哪来的婚配?这小子犟得很,不到三十不成婚。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那你家选媳妇要选什么样的?要不要找官宦人家的?

    贤惠能干,不怕吃苦就行。官宦人家的可养不起,本份人家就行。

    前些天,杨家派媒人来说,只要不嫌小门小户,三闺女红玉情愿嫁给你家少爷。

    毕母拿出一张纸,你看,这是红玉的生辰八字,今年整整十八岁。娘打听过了,这姑娘不错,长得好看,人品不错,娘答应了,你要是不同意,娘就死给你看。

    娘,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你是为我好,我怎能不听?你说什么时候娶,就什么时候娶。

    这才象话。你不是喜欢英雄吗?她就是你的梁红玉!

    婚后,毕再遇给自己定了三条规矩:一是无论什么时候,决不伸手捞钱,二是一辈子不娶妾,三是只要有机会,一定要上战场杀敌。

    这就是一个平民英雄的成长经历,没机遇没舞台,平平凡凡,有机遇有舞台,大显身手。尽管年过花甲,白发飘飘,初心不改,壮心不已。

    现在把目光放到战场上,看这匹黑马有哪些精彩的表现。

    当郭作、李如翼兵败宿州时,毕再遇按郭仁的部署,率领四百八十名骑兵,从泗州出发,向徐州方向前进。

    刚出虹县不远,就碰到了郭作、李如翼的溃军。毕再遇一脸严肃,感到了事态的恶劣,没作任何犹豫,传令加速行军,在?灵璧县城,又遇到了准备撤军的陈孝庆所部。毕再遇劝陈孝庆道:“陈统制,作战总是胜负无常,宿州之役虽不能取胜,但也不能因此而自暴自弃!稍作修整,可以重头再来,将军不如与我合兵一处,截击追赶而来的金军。”

    陈孝庆摇头叹息,兵败如山倒,士气泄矣,如何再战?

    毕再遇目光炯炯,“吾奉招抚之命夺取徐州,假道于此,宁死灵壁北门外,不死南门外也。”。

    这时,郭仁撤军的命令已到,陈孝庆还是坚持撤退,毕再遇不同意:郭、李军溃,金贼必定追赶,我们应当在此阻击。

    陈孝庆说,大帅命我撤军,没有下达阻击的命令。

    大帅是没有下达阻击的命令,但是,我们总不能眼看着自己的队伍被金军追杀吧,。

    我管不了那么多。陈孝庆不顾规劝,依然率部撤退,毕再遇只得孤军迎击追击而来的金军铁骑。

    他清楚地知道,这支不足五百人的队伍,如果只为保命,象陈孝庆那样撤退就行,但不顾战局,一味保命,非大丈夫所为。留下来是会面临险境,迎敌亮剑,方显英雄本色。

    在京都步军司,本来并没有安排毕再遇上战场,他主动找到步帅,坚持要求上前线,步帅颇为感动,特意写信向郭仁推荐。

    灵璧县城北有座凤凰山,可以据高临下。兵厄使诈,事急用奇。熟悉地形之后,他想出了相应的对策。

    两个时辰后,完颜周奴率五千骑兵蜂拥而来,由北向南追击溃败的宋军。到灵璧北门,遭到了阻击。

    立足未稳,毕再遇率领四百余骑兵从山上冲杀过来。金军怎么也想不到,在宋军的全线溃退中,还会有如此不怕死的军队,先是惊诧莫名,再望见“毕”字大旗下面目狰狞的将领,想起那个毕将军的传说,看见他胯下气势如龙的坐骑“黑大虫”,望见他身后烟尘滚滚,不知道有多少虎狼之兵正奋马而来。众多金军被这位白须飘飘、威风凛凛的毕将军给唬住了,纷纷后退,留下一片空场。

    偏有位不信邪的。一位三十多岁、豹头环眼,手持双锏的金将,恶狠狠地跃马而来,举起两个一百来斤的铁锏,对准毕再遇猛砸过去。只见,毕再遇面无惧色,骑着黑大虫,挥舞双刀,迎了上去。一时间,刀锏飞动,叮当作响,忽而,毕再遇左手持刀架住双锏,右手一刀猛斫其胁部,那金将哗啦一下,肠子就出来了,惨叫一声,堕马而死。

    毕再遇双目怒睁,举起淋血的钢刀,恶贼,胆敢犯我中华,拿命来!这一声怒喝,如电闪雷鸣,吓得金军心胆俱裂,士气崩溃,惊呼道:“毕将军来也!”,全军遁逃。

    毕再遇手挥双刀,杀!四百多名勇士跟了上去,猛杀猛砍,战袍都染红了,追下三十里才停了下来。

    战场上比的不仅是武器、人数、谋略,更主要是胆量和豪气,只有不怕死,敢打敢冲,才能不死,进而取得人人期望的胜利。

    敢死军休整,吃一些干粮。毕再遇见大家一脸的疲惫,问,有谁还记得岳王爷的《满江红》。别说,还真有一位,站了起来:将军,我会。

    好,背给弟兄们听听。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到了这一步,原定进军徐州的计划已经不可行。而后,下令焚毁灵璧县城,点着灯火撤回。

    有人问:夜里不点火,为何白天点火?毕再遇告之:晚上点火会照见我方的虚实,白天点火其烟尘可挡住敌人的视线,军队撤退时,不能让敌人逼近,唯有如此,才可以安心行军。这就兵易进而难退的道理,你们怎么能不懂?”

    率军还泗州,毕再遇以功第一,自武节郎连迁二十三阶为武功大夫,以后更迅速担负起整个两淮战场的重任,成为东线战场一员威震四方的第一猛将。

    最快小说阅读 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