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南园梦华 > 第二百二十章 宿 州 之 战

第二百二十章 宿 州 之 战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南园梦华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死缠烂打却中计

    自相残杀致溃败

    坐镇宋前都城汴梁开封的布散揆迎来了人生的巅峰时代。父亲布散忠义是金国名将,作为将二代,皇族外戚,他生来高大威猛,相貌堂堂,二十出头即为驸马都尉,世袭猛安。三十岁任拱卫直副都指挥使,五年后,升任兵部侍郎。完颜璟即位后,又升这位堂姐夫为河南路统军使。后改为西南招讨使兼天德军节度使,守卫边境。为防漠北蒙古入侵,率军沿境修筑堑壕数百里。

    此刻,他在行营,捧着皇上的南征诏书,陷入了沉思。

    几乎在宋北伐诏书下达的同时,因宋叛盟出师,金帝完颜璟率领百官,举行祭祀天地太庙大典,指责宋廷单方面撕毁三朝七十年之盟约,不顾两国百万民众的生死存亡,挑起争端,首开战火。之后,下达南征诏书,令各路诸道统军司全部升级为兵马司都统府。呼吁国人同仇敌恺,迎击来犯之敌。

    这么多年来,他经历过多次战事,总的印象是,北人凶猛强悍,来去无踪,必须认真对付,南人文弱而善用计谋,虽不可怕也不可大意。比如这次吧,宋人战线拉得很长,十几万大军大部分都用上了。兵来将挡,水来土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两军交战,避其锋芒,稳住重点州郡,寻找薄弱之处,重拳出击,定叫他一蹶不振,爬都爬不起来。

    想到这里,叫来幕僚:给徐州、宿州、亳州、唐州守将下达指令,不得出城应战,务必守住城池,否则,砍头示众。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金宋双方将士在战场上的表现吧。

    蔡州是豫中平原的军事重镇,江州统制王大节是宋军进攻蔡州的主将,而完颜佛住则是金蔡州的守将。王大节率近三万大军将蔡州城团团围住,在城池东西南三方发起进攻,完颜佛住率不足两万的金兵据城顽强抵抗,战斗进行了三天两夜,双方互有伤亡,宋军尽管气势汹汹,攻城不已,但未占到多大的便宜。

    完颜佛住是有位作战经验的将领,他知道,在战场上,比实力比装备比策略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看谁有耐心,沉得住气,目光敏睿,迅速而有力地抓住战机。

    站在城楼,他观察了好长时间,前面射击的宋军步伐缓慢,后面的东张西望,茫然而无所属,这表明除了疲惫之外,激情已耗尽,开始变得浮躁不安。

    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太阳逐渐西沉,天边泛起了灿烂的晚霞。

    攻守双方仍在相持不下,突然,城门打开,吊桥放下,一队骑兵如下山猛虎,举起战刀,向攻城的宋军扑来,仓促之下,双方混战厮杀,只听得金兵高喊:援兵来了。宋军听后,军心慌乱,丢下器械,各自逃命。

    蔡州之围顿解。

    宿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是淮东的门户与屏障,攻下宿州,徐州则危,进而可以打开整个齐鲁。

    身为东路统帅,郭仁不可能亲自上战场,但是对这么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给外人也不放心,一旦攻陷,功劳就成了别人的,也不甘心。肥水不流外人田,他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堂弟池州副都统郭作,殿前司主管军马行司公事李汝翼作为副手,率五万大军前去围攻。

    为确保拿下宿州,郭仁派出几支部队扫清宿州的外围。陈孝庆、毕再遇在攻克泗州以后,向西向北挺进,一举攻克虹县和灵璧县。

    淮东兵马都总管范祖亮率五千厢兵,攻打蕲县。

    这到范祖亮扬州上任不到一月,本来只安排他训练新兵。他却再三要求带兵上前线,郭仁只得叮嘱马军司统领许毅多多帮衬。

    大军在宿州城南十里外扎寨,宿州城门紧闭城墙哨卡布满金兵,没有别的办法可想,直接攻城。

    蕲县是个小县城,距离宿州有三十余公里。守城的兵力显得不足,范祖亮只用一天一夜,就拿了下来。清点队伍,死伤不足百人。这对首次上战场的他来说,是个巨大的鼓舞。

    刚要带兵前往宿州,他收到一份来自金国的情报:布散揆收到宿州守将的报告,拟派骑兵三千前来增援。

    厢军都是些步兵,打打小县城,助攻排阵势没有问题,但要与金之骑兵争战,显然不是对手,许毅建议范祖亮,派人通知在灵璧的陈孝庆、毕再遇所部。

    很快对方有了回应,毕再遇率四千精兵前往宿州城北五十里外设伏,你部可派两千至三千人马前往相助。范祖亮与许毅商量,决定分兵,许毅带两千兵前往阻击,范祖亮率余下队伍协助攻城。

    如此一来,宿州城就被宋五万多正规军、一万多厢军、忠义军团团包围,如铁桶一般,连只苍蝇都飞不进。

    东南西北四座城门都成了进攻的重点。鼓声阵阵,箭矢如雨,双方死伤众多,攻防大战异常惨烈。

    守城的金将叫纳兰邦烈,脸如黑炭,瘦而高大,怒起来如凶神恶煞,他亲自上城楼督战,一刻不敢放松,一箭飞来,凭着本能躲闪,正中左臂,牙一咬硬是将一拔了下来,简单包扎后,仍鼓励将士们冒死坚守。怕箭不够用,就让老百姓将石块搬上城墙。

    范祖亮的厢军和忠义军主攻东门。他清楚地晓得,局面打不开,一方面是守敌顽强拚命抵抗,另一方面,宋军缺乏得力的攻城武器,既没有高大的战车,也没有威胁力巨大的火炮。没办法,只能发挥人的作用,拚命再拚命。他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忠义军大多是好勇斗狠之徒,都希望通过打胜仗,来改变其命运。于是,找来忠义军头领,让他们组织敢死队。

    敢死队果然不负所望,东门旁出现了缺口。这些青年勇士不避矢石,越战越勇,奋不顾身前仆后继地往前冲,那种不顾一切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气概,让守城的金兵心生惧意。眼见云梯靠在城墙上,忠义兵蜂拥而上,一个接着一个。

    登上城墙的忠义兵手持刀枪,大声呐喊,向金兵砍去,坚守的金军魂飞魄散,转身而逃。

    眼见城破在即,令人惊异的一幕出现了:

    正当那些率先登上城墙的忠义军士兵举刀冲向敌军,扩大战果时,背后却飞来无数箭矢,拉弓射箭的却是殿前司的士兵,怕这些忠义军抢了他们攻城的功劳。

    正在忙于逃命的金兵,发觉追赶他们的人一个个中箭倒下,很快从最初的慌乱中清醒:他们一家人都在互相残杀,我还逃什么?

    自己杀自己人,这个仗还怎么打?万余忠义军自行解散。

    此时,狂风骤至,倏忽之后,大雨倾盆而下,数万攻城的宋军成了落汤鸡,无处躲藏,这雨却一阵紧似一阵,下个没完没了。

    好不容易雨小了,要停了。突然,见黑压压的金兵奔驰而来,刀枪并用,眨眼之间,大片宋军倒地而亡,其余的乱作一团,四处溃散。而金军趁此时机,重新加固城墙。

    苦战五天,宿州依然,六万大军一败涂地,只剩一半,退在宿州城南六十里的蕲县城外。

    纳兰邦烈见宋军败退,没有继续追赶,第二天夜里,派出一小股部队,烧了宋军的粮草。

    接下来是老天在折腾困乏不堪的宋军。时值夏季,江淮一带进入一年中多雨季节。似乎老天也在作弄,天空阴沉沉的,雨一直在下,时大时小,没完没了,粮草缺乏,一天只能供应一顿饭,兵士们饥肠辘辘。

    长期雨水浸泡,军帐也不堪重负,到处漏雨,由于地势低洼,帐内尽是水,晚上根本无法入睡。

    宿州城里的纳兰邦烈缓过劲来,派人侦探宋军情势。半天之后,探马来报:宋军数万之师驻扎蕲县东南长山河堤之下,连日阴雨,困顿不堪。

    纳兰邦烈听罢,高兴得大叫道,天助我也。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叫来部将,如此这般,吩咐起来。

    是夜,淫雨霏霏,一支金军悄然而至,决开长山河堤,河水顺流而下,直扑宋军营地,待宿营的宋军发现,洪水已没过膝盖,凄风苦雨,本已消磨了将士的意志,遍地泥浆,裹住了沙场铁汉的双腿;众军士面无人色,困苦不堪,如何坻抗?于是,一片慌乱,什么也顾不得,士兵纷纷逃窜,这时,一支骑兵趁乱杀来,宋军死伤不计其数。

    郭明和李如翼住在城内,看到金兵蜂拥而至,如丧家之犬,心惊胆战。纳兰邦烈大声喊道:“宋国郭将军听着,你们已被包围了,赶快投降,大金皇帝仁慈,饶尔不死。”

    曾以长山赵子龙自许的郭作是个公子哥,听到喊话,浑身发抖。李如翼出了个主意:大帅,都怪姓范的,攻下个蕲县,就以为了不起,跟我们抢功。不如将他挷了,交给金酋,换我们一条生路。

    好,就这么办。“来人给我把杨提辖挷了!”

    范祖亮怎么也想不到,郭作又给他来了这一手。“郭帅,这是为何?我犯了什么罪??”

    “你不听指挥,胡乱攻城,招至败迹。”

    范祖亮气得七窍生烟。

    郭作与纳兰邦烈战场谈判,攻城是由杨元道挑起的,我把他交给你,你放我们出城,如何。

    纳兰邦烈听了,心中暗暗发笑,这是支什么样的军队呀,就凭这邦猪罗也想收复中原,做梦去吧。不过,这笔交意不错,困兽犹斗,狗急都会跳墙,何况这么多军士。

    城门打开,让出条路,郭作和李如翼带数千人仓惶逃命。

    内部的分裂比任何外来的力量都强大。这真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疯狗一样的队友。成了金人俘虏的杨元道禁不住悲从中来,欲哭无泪。

    最快小说阅读 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