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南园梦华 > 第二百零四章 上 任 三 把 火

第二百零四章 上 任 三 把 火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南园梦华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修帅司逼走漕司

    除异己污陷副手

    因为失去过,所以才懂得珍惜。回到了四川兴州(今陕西略阳),吴曦才感到自己真正获得了自由。这山这水,看着顺眼听着悦耳,还有这呼息的空气,让人感到格外的舒畅。

    宋代所说的四川与二十一世纪的四川大有不同,它的面积要大得多,相当于今天的四川重庆全部以及陕西甘肃的一部分,这么一大块地方,共分六路五十四个州,它的北部与金接壤,西边是吐蕃诸部。因此这块土地全称为川陕。在这里朝廷设置三支屯驻大军,第一支是兴州都统司,兵力六万,第二支是兴元府都统司,兵力约三万,第三支为金州都统司,兵力一万有余。

    吴曦回到武兴的职差是利州西路安抚使、兴州都统制兼知兴州,就是说,他是利州西路的军政首脑,是整个川陕地区最大军事单位的领导者,回到老家,就好比龙游大海,鸟入长空,有了充分展示实力和才能的用武之地。

    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是大兴土木。家中的老宅旧了,小了,要翻新,要扩展,利州西路安抚使司的衙署破烂不堪,要推倒重建。修自家的房子花自家的钱,这个没问题。修公家的房子公家出钱,问题就出来了。利州西路转运使表示:不能修,转运司没有这笔预算。

    转运使胡朋是江西人,吴太尉派人传话:请漕司大人想想办法。

    胡朋回答硬梆梆:没办法,要修也得等到明年再说。

    吴太尉火了,什么意思?不是存心与我老吴叫板吗?你有你的招,我有我的撤,看谁拧得过谁。

    招来副统领董镇面授机宜,董镇带一队亲兵,来到转运司,对胡大人说:太尉说了,给大人三天时间筹钱,到时间要是拿不出钱,转运司搬走,让安抚司在此办公。

    胡漕司先是惊讶,而后也强硬起来:怎么的?我转运司不搬,能奈我何!

    董镇冷笑:漕司大人,下官劝你还是识相点,太尉手下数万之兵不是吃素的。

    胡朋也是个犟种,吃软不吃硬。心想,说大话谁不会,我就不信,你姓吴的敢目无朝廷。

    三天过去了,转运司什么也没做,胡朋仍然坐在大堂悠闲地喝茶。忽然听得外面有噪杂声,下属报告:大人,都统司来了二百多人,包围了我们大院,正把我们的人向外赶呢。

    正说着,董镇进来了:胡漕司,得罪了,你这间房子我们安抚司征用了。请你出去。

    放肆,我是朝廷任命的五品官员,你们安抚司无权指挥我。

    我们不用指挥你,就是让你回家待着。董镇一挥手,冲过来两名大兵,一左一右,将胡朋架了起来。

    胡大人,你食朝廷俸禄,不为公家干事,我们让你回家闭门思过。胡大人请吧。

    一队士兵押着胡朋,回到他的家中,而后将四周包围起来,押官说:胡大人好好在家呆着,哪也不准去,除了向朝廷递交辞呈,什么信息也带不出去。

    再说转运司,凡重要官员都被赶到院中,亲眼看到胡大人被强行带走,董镇对大家说:各位大人请放心,我们不会拿他怎么样,就是让他回家思过,你们的房子我们征用一半,大家挤挤。我们安抚司的房子破了,要求重修,这不过分吧,可胡大人就是不理,没钱你想办法呀,他楞是什么都不做,我们安抚司就那么不值钱,太尉大人的话能当耳旁风?告诉你们,不要拿我们安抚司不当盘菜,太尉一句话能地动山摇!

    怎么样,下面的事哪位大人负责?

    走出一个长着山羊胡子的中年男人,是我,转运节度判官罗培。

    罗大人,你怎么说?

    重修安抚司衙门没有错,转运司是没有这笔钱,不过可以想办法,弄来钱还请安抚司写个说明,加上大印,不知可否?

    只要不是偷的、抢的,安抚司说明照写,大印照盖。

    还有,钱筹来以后,你们的人可否退出?胡大人可否回衙?

    只要你们支持工作,钱到了,我们的人立即退出,胡大人也可以回来。

    给我三天时间,钱一定给你们搞到。

    事情结束后,胡朋再也不愿回到转运司,带着老婆孩子回江西老家。

    吴曦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祭奠先人。

    祖父吴璘是著名的抗金大将。在二十多年的抗金过程中,誓死保卫秦陇,屏障巴蜀,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封为新安郡王。乾道三年(1168年)病逝,孝宗追赠为太师,加封信王。坟墓在兴州同谷南坝,有孝宗皇帝亲书的神道碑:安民保蜀定功同德。

    而在仙人关内,朝廷又修建一座吴王忠烈庙。仙人关,在今甘肃省徽县东南。此关西临嘉陵江,南接略阳北界,北有虞关紧接铁山栈道,是关中、天水进入汉中的要地,也是由陕入川的重要咽喉。

    绍兴四年(1134年)三月,金国大举入侵宋朝,宗弼(兀术)、撒离喝挟伪齐刘夔领10万铁骑,向蜀川门户仙人关进发而来,意在一举攻占仙人关,打开入川大门,进而占领蜀川,再沿长江东下消灭宋朝,统一江南江北。金军从铁山(今徽县南,亦名青泥岭)开始凿山开道,循岭东下,向仙人关杀来。当时镇守仙人关的吴玠兄弟为保住仙人关,收缩兵力全力防守,已主动放弃了和尚原等营寨,吴玠移师驻守仙人关西侧的杀金坪,吴璘则领军驻守于阶,成之间的七方关,随时赴援。

    金兵进犯仙人关,吴玠首先率万余人迎击金兵,吴璘由七方关昼夜兼程来援,与金兵转战七昼夜方与兄吴玠会合。金兵进攻更加猛烈,都被吴玠兄弟一一击退。宗弼大怒,令金兵改用云梯攻垒,吴玠派杨政率长刀手阻击,并用器械撞碎金兵的云梯,以阻击敌人攻垒,又令宋军持长矛刺杀敌人。吴璘见战斗愈来愈激烈,形势非常紧张,为鼓舞士气,他用刀在地上划了一道线,对将士们说:“我与你们一道坚守此地,决不后退,若谁后退,定斩不饶!“于是他身先士卒,全力击杀敌人,大大激发了将士们的勇气,个个奋勇当先。金兵还是攻不下宋军堡垒,于是又将大军分为两队于西面,采用两面夹击的战术攻击宋军。吴玠则指挥宋军左萦右绕,与金兵苦战,将士显露疲态后,吴玠便主动放弃了第一道防线,领兵退入第二隘防守。金兵仍步步紧逼,猛攻不止,宗弼还令士兵身披重铠,以铁勾相连,人跟人鱼贯而上,吴璘组织弓弩手轮番急射,一时箭如雨下,金兵死者层层迭迭,但后面的金兵还是踩着自己人的尸体强攻不止。

    天将暮色,撒离喝见仍攻不下宋军,伤亡又十分惨重,心中十分焦急,他立在马上向四面观察了一番,见西北有一楼,便喊道:“有办法了“。第二天,撒离喝令金兵全力攻打西北角堡楼。吴玠忙派姚仲登上堡楼与金兵对抗。楼将倒,姚仲令士兵用绳将堡楼缚正,金兵又用火攻堡楼,姚仲令士兵用酒缸盛水灭火,与金兵进行殊死搏斗,吴玠见情势危急,又派杨政、田晟各领一支精兵冲入金兵阵中,用长刀大斧左右击砍,将金兵冲了个四零八落。当晚,吴玠又在四面山上燃起熊熊烈火,将整个山岭,沟谷照得灯火通明,并令士兵将战鼓敲得惊天动地。同时派王武、王喜二将领精兵分紫、白二色旗帜趁夜杀入金兵大营。一时间,金军阵脚大乱,开始仓惶逃窜,溃不成军,韩堂左眼也被乱箭射中,宗弼看架势招架不住,领残兵连夜逃走。此前,吴玠已遣统制张彦在横山截击金兵,又令统制王俊领一支人马埋伏于河池,扼住金兵退路,金兵败退又遇张彦、王俊截击,惨败,死伤无数。在仙人关战役开始之前,金人自元帅以下皆携家眷而来,决意要打开蜀川门户,进而攻占蜀川,惨败后,方知吴氏兄弟不好对付。宗弼率残部退回凤翔分兵屯田,作长久打算,数年间不敢轻易攻打入蜀门户仙人关。

    时至于今,吴王坟庙都有些破旧,需要重新修补、刷漆,好在开销不大,安抚司可以应付。

    吴曦的父亲吴挺也是位著名的将领,是吴璘第五子,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背叛和盟,派遣合喜勃堇为征西元帅,率大军南下,直逼秦陇。吴挺受命镇守兴州(今陕西略阳),但执意要上前线,他对父亲说“愿率兵出征,建功立业于阵前。”吴璘十分高兴,便任命吴挺为中军统制,率军北进,参加收复西北三路的战斗。朝廷授其为荣州刺史,后又迁升为兴州御前诸军中军统制、熙和路经略安抚使。

    次年,吴挺随父亲吴璘防守河池(今甘肃徽县)。六月,金将完颜悉烈领兵十万前来攻城,吴挺多次亲率精兵袭击金营,给金兵以重大杀伤,金兵伤亡惨重,只好退兵待援。由于吴挺在这次战斗中指挥得当,功绩显著被任命为武昌军承宣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中军统制。这年,吴挺年仅25岁。以后逐步升迁,成为吴家军第二代领头人。

    淳熙五年(1178年),吴挺为兴州都统制兼任利州西路安抚使、兴州知州。淳熙十年(1183年)冬,特加为检校少保。绍熙四年(1193)六月,吴挺因积劳成疾,已不能治事,请求致仕,但是,以太尉致仕的诏书还未到达,即已病逝于军中,终年56岁,后谥武穆。

    这是吴曦心中永远的痛,父亲死了,还不让他回乡奔丧,一而再的请假,都没有答复,最后他是冒着危险,不告而别,才回到的兴州,那时,父亲已入殓。随后,葬于同谷(今甘肃成县石碑寨)。此地属于凤州河池县,绍兴年间,为战事需要,在此设立川陕宣抚司。

    吴曦上书,要求为父亲修坟立碑。一个月后,朝廷答复,为表彰吴挺守卫川陕之功,朝廷决定刊刻墓碑一块。皇上赵扩亲书碑额,题曰:世功保蜀忠德之碑。国子祭酒高文虎奉旨撰文。正文共八千四百六十一字,详尽记述了吴挺抗金保蜀的丰功伟绩。

    墓碑运达兴州后,吴曦决定举办盛大的安放仪式,邀请川陕各路州、三大都统司主要文武官员参加。

    上任后的第三件事,就是整顿都统司,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在他到达之前,兴州都统司由副都统王大节代理过一段时间。

    据他了解,此人在军中的威望还不错。前任郭都统在位时,对士卒极为苛刻,长时间地克扣军晌,以致有些士兵占山为王,沦为土匪,屡剿不灭。王大节当权时,补发士兵军晌,派人告知土匪:你们上山为匪,是因为生活所逼,又受鼓惑,只要下山为民,不再作恶,就既往不咎,否则我们将下决心予以剿灭。结果,不出五天,黑谷山上的土匪都下山投降。

    有人报告,王大节对上次强逼转运使的做法不以为然。吴曦觉得有这一个副手在身边,显然无法放开手脚,必须想办法将他赶走。

    找三四个部将一商量,办法有了。检举王副都统不法,有中饱私囊的,有虐待士卒的,还有强抢民女的,不问真假,只要有人举报就行。然后,将这些材料送给京城中与他要好的林御史。

    林御史接到材料后,知道真假难辩,为推托责任,在弹劾的奏章上特意说明,据兴州都统司部将报告,副都统王大节,犯有如下不法情事-----,如此等等,请朝廷派员核查,再作处理。

    岂知,吴曦私下又报告陈志善,结果不出两个月,王大节调出,去江州都统司任职。

    最快小说阅读 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