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南园梦华 > 第一百九十三章 调 任 健 康

第一百九十三章 调 任 健 康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南园梦华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查书卷跟踪追击

    调淮东总领财赋

    在平江府,杨元道也不开心,黄庭坚书卷寻找进入死胡同。

    孙氏盗得书卷,也不知其价值几何,又无胆量公然售卖。交与陈飞,只告诉他是徐老头给的,陈飞也不知怎么卖。先拿去典当行典当看看。掌柜问:死当,还是活当。陈飞文墨不通,又是首次来此,不知何意。掌柜便告之,此乃行话,死当,即当后不再赎回,等同于售卖,活当即暂行抵押,在规定期限内,偿还当价及利息。

    陈飞连忙问:活当怎么说,死当又怎么说?

    活当最多五十两,死当六十两。

    那就活当吧,不过最少一百二十两。陈飞虽然没读过几天书,在酒店整天跟生意打交道,知道生意人贼精,卖东西,总是夸得跟花似的,死命抬高价钱,买东西呢,又是这里不好,那里差劲,拦腰砍价。反正就是不吃亏。

    哪里值那么多,最多给你八十两。

    哎,掌柜的,没这么宰人的,我可是问了,这可是大书家的墨宝,少说也值一百五十两。要不是家中急着要钱,给二百两也不卖。

    掌柜的看明白了,来人也不是那么好打发的,既是活当,也没什么油水。加点价看看:要当最多九十两。

    陈飞拿起书卷,叠好,扭头便走。出了当铺店门,掌柜的喊道:

    兄弟留步,一百两。

    陈飞停下脚步,望着掌柜:一百二十两,一个不少。

    掌柜不再说话,右手向外摆。

    有了这个经历,陈飞有底了。别看它只是一张纸,上面写了几十个字,在有些文人面前,就是个宝,可以值上千石大米。

    第二天,他早早地来到城南静安坊,这条街有个经营书册和文房四宝的至真斋。店里没什么客人,一个小伙计在整理货物,还有个七十来岁的老者在看书。走到老者身旁,陈飞客气地问:

    老人家这里有写字的字贴卖吗?

    老人是店掌柜之父王彦缜,听有人问,头也没抬,回答:有啊,王右军、颜鲁公、柳公权的都有。

    有黄庭坚的吗?

    王彦缜放下书,抬眼打量着他:山谷道人的贴子倒是没有。客官喜欢他的字?据他观察,此人无论从穿着打扮到言语做派,不象是读书人啊,何以对山谷的字情有独锺。

    陈飞笑了,大爷,其实我不买他的字贴,倒是有幅他的字,想请您老人家给看看,能卖多少钱?

    老者吃惊了,拿来看看。陈飞拿出包裹,一层层剥开,黄庭坚的《望江东》呈现在柜台上。

    江水西头隔烟树。

    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

    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

    又还是、秋将暮。

    作品属大字行书,书法圆转流畅,沉静典雅,笔画遒劲郁拔,而神闲意秾,尽现黄书的特色。落款、印章齐全,看不出是赝品。

    老者问,年轻人,你是山谷道人的什么人?此幅诗卷何以得之?

    大爷是这样,我家住在西塘坊,姓杨,家里做了些卖菜的小生意。去年老父亲得了重病,将家里的钱几乎花光了,人也走了,上个月老妈也病了,花光了家中的钱,只剩这幅字了。这幅字呢,是我老婆从娘家带来的。怎么来的我也说不清。

    你是想卖掉它?

    陈飞一脸无辜的样子,摊着双手:不是没办法吗?老妈的命总不能不救吧?

    老者盯住他:你说的全是真的?没有旁门左道?

    陈飞面色不改:当然是真的,谁还能拿父母生死说谎?

    告诉你,旁门左道、说谎欺骗是会遭报应的。王彦缜有些疑惑,绷着脸对陈飞。

    陈飞急了,老人家,你不要就算了,难不成卖自家的东西还要保人?

    年轻人,别着急,我不亦怕招来事端吗,既然来路无虞,那就放在这代卖吧。老者笑了。

    可我家里亟需用钱那。

    这好办,我可以先垫付给你,三个月,你可以还钱将它赎回去。怎么样?

    那就听您的。

    老者又拿起诗卷仔细看起来:字是山谷道人的,可惜字幅的品相不大好呀。

    我说是这幅字的外观。你看,整张纸发黄,没错,表明年代久远,不过,这下面裁去了一条,又折出了印痕,就影响了品相。要是将它装裱起来,就既好看,又容易保管。

    平江府王参军带着陈飞去至真斋查问,老人不在,伙计也换了。掌柜王洪海不知道,老父亲去建阳麻纱了,不知何时回来。

    前往建阳,找到了老者,才知道叫王彦缜,是位老书生。老人告诉他,等你三个月,也不见人影,就把它卖了,也没留下姓名。

    怎么啦,来路不正?王彦缜问王参军。

    那倒不是,是他媳妇的娘家人想要回去。王参军代陈飞应付。

    陈飞立即反应过来,对,对,娘家人说是好东西,情愿多出些钱赎回来,老人家,当初,你出二百两,如今我出三百两,帮我赎回来。

    可我不知人家叫什么,住哪里,怎么帮你找?

    到了这一步,杨元道也没有好办法。可家中的事又起了变故。

    侍妾王氏走后,家中是安静了不少。时间一长,徐氏就感到应付不来,再则,只要有些钱财或有些地位的人,谁不是左拥右抱,三妻四妾的,堂堂一个知府,没三两个侍妾,出去会让人笑话的。

    杨元道听怀中的妻子这么说,盯着她的眼睛问:

    你这是真心话?不在乎娶她三个五个?

    要说不在乎,那是假话。但总比出去招猫招狗强吧,你敢说见到年轻美貌的就不动心?

    动心了又怎样?还得人家愿意呀,还要考虑能不能承受得起。

    相公,要不让王家妹妹回来吧。

    愿意回来就回来,我也没写休书。

    那你不想她?

    有你还想她干嘛。

    尽说假话来哄我。

    我真还没说谎话,你与她吵架,我是不是向着你?李通判给说个媒,是不是让我回绝了?这些天,是不是都陪着你睡?我去找过其他女人吗?

    好啦,算你有良心,说着便亲吻起来,再赏你两个大馒头。右手伸向丈夫的下身,哎呀,硬了,来吧,姑奶奶今儿陪你好好玩。

    事毕,缓过来,徐氏又说起王氏的事。杨元道告诉她,你也不用派人去接,也不要同意她外边去住。等着,她没有休书,能再嫁人?嫁了谁个敢娶?人家不得打听打听,就那个动不动跳河的脾气,哪个敢要?放心吧,她准回来!

    果真如此,十天以后,王家父亲将女儿送回来了。还说,女儿年纪轻,不懂事,脾气不好,请知府和夫人多多担待。

    杨元道让王氏出来,当着大家的面说:回来可以,不过话得说清楚,一来不能出去单住,二来,不能动不动就往河里跳,免得说我们杨家欺负她。你表个态吧。

    王氏低着头,一脸羞红。她父亲知道拉不下面子,闺女不好意思,我给她答应下来。突然拍了一下手,哦,我想起来了,报告知府和夫人一件大喜事,我闺女怀上啦,你杨家又要添丁进口了。

    这下,杨元道和夫人徐氏都笑了。连声说:喜事,喜事。

    正在此时,朝廷的诏令到了:杨元道为中议大夫,调任淮西总领所总领,品级为正四品。

    晚上,众人散尽,杨元道对妻妾说:此番前去健康不同以往,你们二人都回临安,照顾好孩子,养胎保胎。

    徐氏问:健康也是个好地方,为何不去。

    你们有所不知,总领所的差遣就是筹集军用物资和军费,此番朝廷恢复,定是决意北伐。健康就在长江边上,一旦战事吃紧,很可能沦为沙场,你们要是去了,不是自找麻烦吗,还是临安保险些。

    王氏说,相公,让姐姐带孩子去临安,我去健康照顾你。

    徐氏说:你刚怀上,又害口,哪有精神照料他。

    姐姐,我没那么娇贵。你让我去吧。

    最快小说阅读 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