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南园梦华 > 第一百五十七章 壮 怀 激 烈

第一百五十七章 壮 怀 激 烈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南园梦华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金殿上慷慨陈词

    北固亭登高抒怀

    第二次来到太师府,辛弃疾则更加地从容,韩侂胄示意他继续讲上次的话题。

    绍兴以来,已逾四十多载,朝廷之上,始终有主战和议和两派。士大夫们虽心怀贞志,但在行动上不求尽忠,但思无过,各有安身立命之术,以使进不贻君子之讥,退不逢小人之怒。孝宗一朝,书生意气充斥朝堂。言战者指斥言和者忘记不共戴天之仇,言和者又嘲讽言战者好大喜功、无所顾忌,双方各执一词,议论不已而全无实效。绍熙以后,这种论战,销声匿迹,如同靖康之耻未发生一般。这种情况更令人担忧。

    东京汴梁失陷,中原大地沦于金贼,凡七十余载,当时是个孩童,如今已白发老翁,儿子辈尚还听说过,知道海陵王南侵,三十岁以下的青少年,根本不知道,甚至以为大宋的疆土就是这么大。

    一个国家忘掉曾经的耻辱,放弃被侵略者占领的国土,对敌占区民众的死活不闻不问,只是一味地歌舞升平,这样的国家有骨气吗,这样的民族有希望吗?

    我们都不想打仗,但你不想有人想,怕也没有,弱肉强食怕则亡,狭路相逢勇者胜。只有自己强大,有实力,才能屹立不倒。

    韩侂胄深有同感,好比一个人,他越怕事人家就越欺负他,只有昂起头,针锋相对,以牙还牙,才能立足,这个时候,别人不但不欺负他,反而怕他,讨好他。

    太师之言极是,当前,我们大宋的情况不好啊,军士素质低下,边境无险可防,一旦外敌入侵,后果不堪设想。

    好,你的意思我知道。这样,皇上那里,你讲重点,注意语气,将札子呈上。我和几位宰执商议一下,想办法解决。能战的时候,一定要战。扬国威,雪国耻。

    皇上召见时,辛弃疾禀告了金国内忧外患、战将老弱的情况,建议朝廷加强边防,厉兵秣马,应对战时之需。

    辛弃疾呈上两份奏章,一为《阻江为险须籍两淮险疏》,二为《议练兵民守淮疏》。

    辛弃疾侃侃而谈:隆兴以后,宋金两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分而治之,四十载未有刀兵之事,举国民众皆曰天下太平矣。其实不然,北方金邦兵马未减,陈兵重镇,更有大漠蒙古,凶残骠悍,如狼似虎。为此,我大宋不能视而不见。靖康之耻距近八十载,中原大地仍在金邦铁蹄之下,实乃我大宋臣民痛心疾首之事。如若再不警醒,任其下去,既失去中原民心,也沉溺于安逸而自亡。陛下,还记得黄裳黄兼山吧。绍熙年间,他还在母丧守制期间,仍然为江山社稷着想,专门上疏建议:朝廷应在汉中、襄阳、江陵(今湖北荆州)、鄂诸(今湖北武昌)、京口(今江苏镇江)五个重镇,分派大将固守,建立一条牢固的长江防线,确保南方不受侵犯。

    说起黄裳,皇上赵扩当然记得。绍熙五年(1194年)七月,他刚即位,便拜黄裳为礼部尚书兼待读。这时,他已经病得不能入朝,就躺在床上写书面奏章,临死前不久,他还送来三句话:“笃于孝爱,勤于学问,薄于嗜好。”口占遗表而卒。那一年才49岁。

    显然,这是个很正确也很重要的主张,如今,臣要说的是,这是一条不容突破的防线,一旦失去,江南则无险可守。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们应在两淮至秦岭一带,筑起第一道防线,与长江防线前后照应,互为支援,如此,进可攻,退可守。

    赵扩很高兴:辛爱卿赤心为国,乃我朝忠臣也。关礼有赏。

    关礼叫道:皇上有旨,赐辛弃疾金带一条。

    回到绍兴府不久,朝廷下诏:辛弃疾加朝议大夫、宝谟阁待制,提举临安佑神观,改知镇江府。

    接到朝廷的诏令,辛弃疾问刘龙州是否愿意跟他去京口,刘当然愿意,并笑眯眯地对他说:恭喜大帅,贺喜大帅。

    辛弃疾面色如常,缓缓地问:但不知喜从何来。

    在辛弃疾复职以后,朝廷还起用了薛叔似、陈谦。薛叔似,字象先,祖先河东(指今山西)人,后徙永嘉。乾道八年(1172)进士,一向以功业自期。孝宗召对,极论不当苟安江左,建议确立恢复规模。并指责“谋国者畏敌太过。”嘉泰元年(1201)二月,复差知赣州。如今,又除华文阁待制,知广州。

    陈谦,字益之,温州永嘉人。乾道八年进士,淳熙年间,曾率兵平定辰州峒徭叛乱,加焕章阁直学士,除户部郎中,总领湖、广财赋。此人曾为赵汝愚门客,因为赵论救而遭罢斥。先起用为成都府路提刑,又恢复焕章阁直学士,移京湖西路转运判官。

    这两个人都是婺学派,与陈同甫一样,崇尚事功学。听说,还要起用邱仲卿。

    包括你在内,都是主战派,这表明什么,就不用刘某挑明了吧。

    这镇江,地处长江下游,北临大江,南据峻岭,形势险要,为兵家所重,是扼守长江防线的战略要冲。他有种预感,朝廷将有所动作。复官不到一年,朝廷委以重任,不免心花怒放,精神焕发。即速到镇江上任,安定下来后,派人送夏夫人回铅山瓢泉。

    而后,发出信函请友人到京口一聚,登山观江,畅谈胸中豪情。

    登上多景楼,极目远眺,山光水色,奇景多姿,真有凌空飞翔之感。“百年戌马三分国,千古江山一倚楼。”朝东眺望,滔滔江流,一泻千里,青翠的焦山在万顷碧波之中飘渺;西边,千峰万岭,山峦重叠,愈远愈淡,与碧空融为一体;近处的金山,由于背景鲜明,益发显得清丽;江对岸扬州的文峰塔、迷楼隐约可见;楼脚下,不尽长江流水更使人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刘龙州特别兴奋,诗趣大发,有倾才之态。他登上北固楼,边走边吟出一诗:

    壮观东南二百州,景于多处却多愁。

    江流千古英雄泪,山掩诸公富贵羞。

    北府只今唯有酒,中原在望莫登楼。

    西风战舰成何事,只送年年使客舟。

    辛弃疾站起身,低头沉思了片刻,抬起头唱岀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最快小说阅读 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