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南园梦华 > 第六十三章 跌 入 谷 底

第六十三章 跌 入 谷 底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南园梦华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御史合台再弹劾

    流放衡州发病亡

    新朝新气象。跨进新年,改年号曰庆元,期待国家在新任皇帝的统治下,能像以往庆历、元佑年间那样,政治清明,物阜民丰。

    本朝太学招收八品以下官员和平民的优秀子弟读书,规模日益扩大。靖康年间,已多达三千多人,学制为五年,学费由朝廷支付。太学不仅是学术研究中心,也是政治舆论中心,众多太学生联合起来,向朝廷请命,倘若处置不当,往往会演变成政治事件,有时连皇帝也得让步。历史上,由太学生请愿而罢相的事,时有发生。

    以杨宏中为首的六个太学生,都是福建人,史称庆元六君子,也称闽中六君子。他们拟好奏折,去皇城门外的登闻鼓院击鼓,将奏折投入院前大铁盒子中。按程序,当晚登闻鼓院的人打开盒子,将其中的奏折诉状等,统一登记后,先报送宰相部堂。宰相部堂上报大内,让皇上裁决。

    伏阙上书,杨宏中几人等待回音,但是十天过去了,杳无消息。原来,宰相部堂扣下不报,皇上根本没看到。杨宏中们就手抄了许多副本,所有言官、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及知制诰等官员,人手一份。这样,就再也捂不住了。

    哪知皇帝赵扩心中早已恨透了赵汝愚,看罢,即挥笔写道:

    杨宏中等罔乱上书,煽摇国是,甚属可恨,悉送五百里编管。

    这里的五百里有个内外区别,内就是出京不远,外,就没边了。离京城数千里的岭南、海南,也是五百里外。可那是荒蛮不毛之地,即便是青壮年,到那里也是九死一生。

    依照韩侂胄本意,直接贬窜岭南。中书舍人邓泽上书求情,皇上赵扩不准。右丞相杨文端动了恻隐之心,去皇上赵扩的御塌前说情,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到第八次,皇上赵扩为他的诚心所感染,同意他的请求,定在五百里之内,一年后改至福州读书。

    编管的地点为两处:一为浙东临海县,一为浙西太平州。地方定下来了,接着就是押送。这时,临安知府丁乔安表现得很积极,本来这个差事,他只要安排府中的佐官就可以了。但是,他亲自出马,押着杨宏中、徐范、周瑞朝三人,前往临海。

    一路上,他坐在轿中悠哉乐哉,对三个太学生严加呵斥,毫不留情。

    其实许多人都明白,他这样做,是在向韩侂胄献媚,同时,他顺便回了趟老家。

    御史中丞吴伯刚丁忧期满回朝,很快发现,世道变了。遂召集御史台官员开会:至今还有人为赵汝愚鸣冤叫屈,说明对赵汝愚的处理太轻,应该痛打落水狗,不给他喘息之机。为此,便决定,由他领头,合台弹劾。各位御史纷纷表示同意。

    于是,他率刘建秀、胡英元等御史台六名御史联名上疏,揭发赵汝愚。

    奏疏云:赵汝愚倡引伪徒,谋为不轨,乘龙授鼎,假梦为符,暗中与徐平阳密谋,想护送太上皇赵惇到越州,另立为帝,达到他称王坐殿的目的。

    如果说,前面对赵汝愚的指控还事出有因的话,这次的指控则纯属牵强附会,甚至是无中生有。

    皇上赵扩让翰林院将奏疏抄写,发至宰执大臣及韩侂胄,宰执大臣集议的结论是:

    赵汝愚的罪行昭昭,宜加贬黜。

    不久,宫内作出指示:

    罢赵汝愚观文殿大学士、知福州,贬为宁远军副使,着永州安置。这样一来,赵汝愚的人生一下子跌入谷底,已形成罪人。

    圣旨传至部堂,由中书舍人草拟制词,而后宰相副署,加章玉玺,派金牌快递,五百里加急。两天后,到达福州。

    朝堂风云变幻,诡谲莫测,往往令人惶惑,不知如何应对。赵府全家老少一片悲伤,笼罩在深深的痛苦之中。

    赵汝愚仰天长啸,禁不住悲从中来。想我赵子直,学贯古今,满腹经伦,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国家危急之时,挺身而出,冒着诛灭九族的风险,精心策划内禅,使朝廷度过了一场重大危机。尽管身居宰辅,但从未谋点滴私利,只是在无意之中,得罪阴险、恶毒的韩侂胄,就落得如此下场,公道何在,天理何在!如此让奸臣横行下去,我大宋江山还有安宁之日吗,太祖创立的基业还能维持下去吗?

    王彦缜赶到福州,再次拜访赵汝愚。恳切地劝道:

    子直老弟,大丈夫能屈能伸,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先上折子,请求回余干养病,过后,再请求致仕,万不可远徙永州呀。再不听老夫之言,大难难逃矣。

    老秀才经商之余,研习周易,颇有心得。易经中有六十四个卦象,而这些看似复杂的卦象,其实只包含两个方面,即阴和阳。阴阳是构成世间万物的根本,天地万物的变化,其实就是阴阳的变化。就人的时运来说,顺时为阳,背时为阴。你背时时,人家风头正健,就不能硬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关键在变。要收起触角,蓄积力量。等到对方的阳气尽了,你的时运就转过来了

    几年前,朝中有位姓沈的吏部尚与当权的右丞相发生了矛盾,在朝堂上互相指责,势不两立,最终皇上支持右相,将沈尚书送广西编管。

    当时,沈尚书已六十六岁,已感染风寒,上边又催着上路。家人急了,请王彦缜想办法。王老先生看在他为人正派的面子上,为他调治。十天过去了,沈尚书风寒是好了,却又中风了,起不了床,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官府派人来查看,也没办法,只得让他在老家休养。直到一年后,才瘸着走出院子。

    没到两年,那位右相死在任上,有人推荐沈尚书,沈尚书已恢复健康,又重新入朝,升为参知政事。

    其实,沈尚书并未中风,一切都是王彦缜所为,连正宗的郎中也查不出来。

    这件事赵汝愚的长子赵崇宪知道,他也想请王老秀才帮忙,让老父躲过这一劫。

    赵汝愚根本不听,让我装病低头,没门。

    夫人、侍妾和其他子女再三求他。哪知,此公十分倔强:大丈夫顶天立地,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让我装病避祸于乡野,毫无君子之风,绝难做到。

    老弟呀,左传云:“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人生在世,困苦磨难是常有的,遇到了,不必硬拼,要想办法化逆境为顺境,有所不为或退让忍耐,是君子之举,纵然这个国家不需要你,但你的亲人挚友都需要你,希望你活着,挺过去就是胜利。

    至真兄,多谢你好意,我相信,会挺过去的。

    最快小说阅读 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