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探幽录 > 第158章 行刺皇后

第158章 行刺皇后

笔趣阁 www.bqg11.com,最快更新大唐探幽录 !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含元殿内遽然大乱。

    正如狄仁杰所说武后召见敏之正是为了昨夜之事。

    自从魏国夫人殁后,皇后便极少召周国公进宫甚至也有意克制,让太平公主也少去周国公府。

    虽然面上不说但彼此心中早就有一个结。

    毕竟那日贺兰氏身死,敏之在蓬莱殿的反应让武后大为不悦。

    对皇后而言,敏之自比武三思更聪慧可用,故而从来对敏之偏爱非常。可是随着一件件事情发生,武后渐渐发现,聪明而不听话的人,跟蠢笨而听话的狗之间好像还是后者较得力些。

    毕竟后者虽然贪婪愚蠢但绝不会如前者一样,会生逆反不轨之心。

    所以在听说摩罗王之事后武后并没有立即认为敏之是想利用摩罗王为贺兰氏还魂。

    她首先想到的是摩罗王在吐蕃的劣迹就曾经想煽动教众,图谋吐蕃王位。何况摩罗王在西域也有诸多恶行。

    武后最担心的正是这个,至于操纵贺兰氏还魂,对她而言却是一件小事。

    毕竟活着都斗不过她的人就算死而复生想来也不过是个笑话。

    然而虽然对敏之暗中甚是失望,可是当面召见,武后打量着眼前面容精致的青年,仍是忍不住叹了口气。

    不管是容貌气质,武三思跟贺兰敏之之间,都毫无可比之处。

    一个犹如土狗癞猪,一个才是正统的天潢贵胄。

    但是偏偏,最可观之人,却竟如此不“衬手”。

    这世间大概如此,往往并没有十全十美之物。最看重而喜欢的东西,偏偏有让人无法容忍的缺憾。

    那种淡淡地优柔在武后的心头一掠而过,然后消失无踪。

    她看着面前美轮美奂的青年,目光冷静,心思清明。

    贺兰敏之站在前方,自从进殿,他就未发一语,只垂着眼皮沉默。

    武后思忖了会儿,沉声道:“敏之,你见了姨母,为何也不见礼?”

    武三思面见之时口称“姑母”,却被她斥责,如今却对敏之如此,可见已是别意厚待了。

    只可惜,她的一片心意,这青年并不领受。

    敏之缓缓抬眸。

    武后忽然发现,青年如墨浓眉底下,眼神锐利,隐隐地竟透着杀气。

    皇后觉着不对,但绝不相信敏之竟会在宫中明目张胆的如何。

    据常理而言,敏之自不会肆无忌惮胆大包天到这种地步。

    但这已并非常理。

    青年向着武后微微一笑,红唇斜斜挑起,是无限邪意。眼中瞳仁幽寒漆黑,直直地盯着面前的皇后。

    他仍是一言不发,只是迈步往前。

    武后兀自镇定,望着一步一步逼上前来的青年,略有不悦地唤道:“敏之。”

    她本想喝止青年,然而适得其反。

    武后对上那双邪气跟杀机交织凛然的眼眸,终于发现不妥,拧眉喝道:“你想干什么?”

    敏之忽然间纵身跃起!身形仿佛是腾空鹰隼,扑击而下!

    身侧宫女大惊失声,武后临危不乱,抓起桌上的各色奏章书简,用力向着敏之扔了过去,同时翻身而起!

    奏章被甩开,遮住了敏之的视线,竹制的书简有些重,打在他的脸上身上,“刷”地一声,复又纷纷落地。

    就在这瞬间,身侧的宦官也反应过来,扯着嗓子叫道:“护驾”

    又叫道:“有刺”

    那“刺客”两只还未出口,已经被皇后喝止:“住口!”

    武后站在屏风之前,拧眉看着面前杀气腾腾的敏之。

    宫女们尖叫着四处逃窜,惊动了殿门口的侍卫,有数人纷纷跃入。

    内侍们不知所措,牛公公毕竟是跟随武后多年的,叫道:“不要慌!”同两个小太监挡在武后身前护卫。

    此时敏之将遮面的书简等摔落地上,人在案几之前,仍是瞪着武后。

    皇后道:“敏之,你疯了么?还不退后!”

    两名侍卫虽冲了进来,可看是周国公在前,不禁一愣,牛公公颤声叫道:“还不护驾!”

    其中一名侍卫上前:“殿下”话音未落,敏之抬手一挥。

    那侍卫喉头一凉,血溅当场,敏之复在他手中一顺,间不容发之时已将他手中的刀夺了过去。

    另一名侍卫见势不妙,忙上前阻拦,刀光才起,敏之出手如风,两刀相碰,敏之抬脚踹出,那侍卫痛呼一声,往后跌了出去。

    敏之挥刀回头,凝视武后,露齿桀桀笑了两声,用有些怪异的语调道:“杀,了,你!”

    牛公公慌了神,道:“来人、来”

    直到皇后喝道:“给我住口!”

    牛公公噤若寒蝉,不知所措。

    武后则看着敏之,冷道:“你为何杀我?”直到此刻,她仍面无惧色,眼中反透出冷然怒意。

    敏之身形一晃,脸上露出些痛楚之色,却又很快站定。

    他并不回答,只是横刀跃上前来。

    牛公公大惊失色,把心一横:“娘娘小心!”

    张开双臂要挡在武后身前,却被武后一把推开。

    而在刹那间,敏之的刀已经掠了过来,直指武后面门。

    那沾血的刀尖向前,森森寒气扑面而来,就算镇定如武后,也忍不住眉睫微动。

    “敏之!”武后咬牙。

    两人目光相对,刀尖本会往前,不知为何竟在刹那停了一停。

    牛公公眼见此情,“嗷呜”一声,已经昏死过去。

    却就在这时,一道人影掠入殿中!

    眼见殿内如此,来人叫道:“殿下!”

    身形迅若闪电,掠到敏之身后,五指如钩扣在敏之肩头,将他生生地往后一拽。

    同时旋身,手则顺着敏之肩头往下,最后紧紧地扣住敏之手腕,用“空手入白刃”的功夫,将刀从敏之手中抢下。

    这进殿救援之人正是袁恕己,一招得手,袁恕己挥刀掠向敏之颈间。

    身后忽地传来武后的声音:“不要伤他。”

    刀锋戛然止住,袁恕己望着面前敏之:“周国公,请住手。”

    敏之对自己颈间架着的利刃视而不见,只盯着武后,仍道:“杀、杀”就算在这种情形下,他仍是要迈步往前。

    袁恕己皱眉,如果敏之一意孤行,只怕并不是要不要伤他的问题了。

    正在此时,殿外又有脚步声响,是狄仁杰同一人前后相继走了进来。

    而原本紧盯着武后正要上前的敏之,身形忽然又晃了晃,就仿佛酒醉之人站不住脚。

    袁恕己忙将刀锋往外撤了一寸,免得伤了他。

    直到此刻,敏之的双眼才一眨。

    他像是看清了面前的场景,眼中却透出茫然之意,然后,他缓缓举手抱住头:“我”呻吟出声。

    袁恕己见机不可失,倒转横刀,刀柄在敏之肩上穴道一撞,敏之闷哼了声,身子往后跌倒,人事不省!

    此时那进殿的两人走上前来,道:“娘娘可无恙?”

    武后冷看一眼地上的敏之:“将周国公押入宗正寺。狄仁杰你亲自去!彻查此事,不许旁人插手。”

    狄仁杰躬身领命。

    牛公公被小太监们按着人中,好歹苏醒过来。见武后无碍,便踉跄跟前儿,抱着腿叫道:“娘娘!吓死奴婢了!”

    武后不理,环顾周遭又道:“今日之事不许对外宣扬,若有多嘴者,杖毙!”

    牛公公几乎又晕厥过去,忙撒手道:“领命!”

    袁恕己在旁,早将横刀放下,他先前入殿相救,直到此刻,目睹武后生死之间笃定冷对,以及此刻的果决应对,心中说不出的滋味。

    大概是钦佩,又有些莫名而略别扭的敬畏:此等气度手段,让许多的须眉男儿都望尘不及。

    武后又看崔晔:“崔卿因何而来?”

    崔晔从地上凌乱的奏章书简中捡出一份,道:“吏部秋试的折子,娘娘想必已经过目。”

    武后反应过来,因一笑道:“我一时忘了,昨日曾命你今日来讨回话,你且稍等片刻。”

    崔晔道:“是。”旁边站开一步。

    武后环顾在场,目光落在袁恕己身上:“今日多亏爱卿护驾之功。”

    袁恕己道:“娘娘无碍便好。”

    武后道:“方才我吩咐的话,你可听见了?”

    袁恕己道:“臣定会守口如瓶。”

    武后道:“你跟周国公似有旧罅隙”

    袁恕己答道:“臣不至于因私废公。”

    这一句话,却是针对武后先前讽他“因私徇情”等话。

    武后自然听了出来,意外之余仰头一笑,道:“回的好,我最赏赞这样爽快果敢之人,先前倒是我小看了你。”

    袁恕己道:“臣不敢。”

    武后往前一步,抬手在袁恕己肩头一按:“阴差阳错,今日也让我见识到爱卿的出色身手,果非等闲,睚眦之名,虽难听了些,但毕竟龙之九子,翻云腾雨,不可一世,爱卿不愧此称。”

    纤纤素手,按落肩头却似重若千钧。

    袁恕己从进殿直到方才都始终绷紧心弦,听到武后含笑嘉许,才道:“臣多谢娘娘。”

    武后又看崔晔道:“可惜崔卿来晚了一步,不曾看见。”

    崔晔道:“臣曾见识过。”

    武后一怔,继而笑道:“不错,你毕竟知道他是个有勇有谋的可用之才,才向我着力举荐的,先是袁爱卿,后有狄仁杰,你们都很好,都是不可或缺国之栋梁。”

    袁恕己闻言,不免想起先前阿弦问崔晔是否同狄仁杰交情极好的话原来果然。

    抬眸之时,却见崔晔垂袖而立,仍是往常那样淡冷端然八风不动。

    忽然崔晔道:“另外,臣进宫之前无意中听说一件事,不知当不当说。”

    武后道:“何事?”

    崔晔道:“臣听闻,梁侯从大理寺提走了一名番僧,不知何故。”

    不仅袁恕己骇然,连武后也微微色变:“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n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812225306

    n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812230716

    想念扔了1个投掷时间20170812231301

    十分十分感谢,所有3

    书记:这个人,有一种特殊讨人厌的气息

    阿叔:我就当是夸奖了。